分卷閱讀189(1 / 2)

昭德帝眼下也不與蠻人和談了,直接吩咐關庭宇,必殲蠻人於城外!

雖然這話有點兒野心,但,關庭宇本身是用兵行家,蠻人兵臨城下,其實沒占到什么便宜,冀州軍一到,立刻里外合圍,蠻人不得不退。至於議和,見鬼去吧!

關庭宇親率大軍追蠻人殺出百里,遇到趕來救駕的晉中軍,謝尚飛率大軍與關庭宇合圍,直接留下了蠻王第三子的性命。之後,蠻人率大軍遠去,遁逃草原。朝廷經此一戰,亦是元氣大傷,拾局面,安撫百姓,賞賜將士,重建牧州府軍事,朝中百官忙得腳不沾地。

另則,城中還有不少辦喪事的,這一戰,雖未叫蠻人得了便宜,但帝都軍亦死傷不少,包括許多中低階將領。這些人家,自然要為戰死子弟發喪出殯。最讓朝臣無語的就是榮家竟然參了林靖一本,參奏林靖私自殺害朝臣俘虜,反正用榮家的話說,就是榮四被侮,是生是死都該朝廷決斷,你林靖是老幾啊,你就敢殺人。要不是林靖殺了布日固德,後頭這仗,根本就不用打,早便天下太平了。

林翊直接道,「懶與汝等強詞奪理之人說話。」

關於林靖殺榮四之事,林翊聽聞此事後,只是輕輕點頭,回家也未責備林靖,自然在朝上也不會叫林靖吃虧。要是林靖殺了這倆人後,朝廷大敗,割地賠款,那林靖自然是要被人詬病的。如今朝廷勝了,還殺了蠻王第三子,朝廷唯一能挽回顏面的就是這事兒了,如今榮家又在朝上唧歪,簡直不必林翊說話,清流就能把榮家噴死,就有御史說,「不殺蠻賊,難不成還留著過年!」

這還是敦厚的,但有刻薄的,直接道,「榮四葬送十萬牧州將士,實不知有何顏面苟活於世,此等禍國之賊,人人得而誅之。」

榮家怒道,「當年林國公,一樣戰敗牧州府。」

林翊冷聲道,「故家父寧可馬革裹屍。」

崔侯爺淡淡,「當年林老國公雖則戰亡,牧州軍仍留有八萬之眾,林國公爺之敗,乃戰事勝負之數。故,林老國公戰亡,關大將軍可憑牧州軍力挽狂瀾!而今!牧州軍何在!究竟是誰勾結蠻賊,假報戰功,進而禍國禍民,至蠻賊圍城,令陛下蒙此奇恥大辱。將來史書會如何評斷今事,陛下親政以來,無不兢兢業業,勤勉朝政,愛民如子,卻蒙此大辱,皆為你榮氏所賜!」

真是群情激憤,恨不能生吃了榮家。

本來就是,榮家你虛報戰功啥的,你是陛下母族,能過去的,基本上看著陛下偏心眼兒的樣,就過去了。可因你勾通蠻人招至大禍,咱們這些人是還活著,在帝都城呢,都沒死。可誰家沒幾門子親戚啊,那些老家在陝地,親戚在牧州府為官的,還有郊外的產業,都給蠻**害的不輕。何況,大家當朝為臣,尤其高官,越是高官,越是在意身後之評。像白相,他身為內閣首輔,將來史書上記他時,就得記一筆,主持內閣期間,蠻人圍城啥的。白相只要一想到此事,就把榮四恨的不行,這還是榮家的親家呢,更不必提其他人。

榮四是死了,就是沒死,換回來他也活不了。

至於林靖殺榮四之事,這等禍國之賊,人人得而誅之。林家小四又沒殺錯,至於林榮兩家的仇怨,就看榮家干的這禍國殃民的事兒,大家對林家充滿好感。

還有臉當朝提此事,就是昭德帝,哪怕再心偏母族,可崔侯爺之事極入昭德帝的心,他在位時至蠻人破牧州府兵圍帝都城,哪怕保下了帝都城,打跑了蠻人,可史筆如刀,後人會如何評說呢。

一想到自己的名聲皆由此而損,昭德帝也沒了好臉色。

榮家委實沒有什么政治眼光,不然,斷不該當朝參劾林靖。

不過,榮家實在是很會看昭德帝的臉色,見昭德帝龍顏不悅,榮家很識時務的沒再不依不饒。其實,不依不饒的倒不是榮家,而是朝臣給榮家勾起火氣,堅決要請陛下派人清查榮四勾連蠻人,虛報戰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