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8(1 / 2)

在戰略雖則出眾,可他太過年輕,經驗不足,何況,林靖先天不足,不能親上戰場,故而,戰略也只是出眾而已。林靖讓人頭疼的是他的政治能力,這簡直是天生的政治好手。像司徒三,這不過是個有些血性的暴徒,這樣的人,沒有林靖的輔佐,焉能據關外之地以抗朝廷!

林靖與司徒三,一文一武,真是天造地設。

舒靜韻道,「我擔心的,還是這個高凡,關庭宇主持對關外的戰事,短時間內都沒有什么進展。高凡此人,他就是天縱英才,他也高不過關大將軍去。可是,他主持對關外戰事,卻是有兩三場小勝。這個人,肯定有問題。」

林翊想到林靖的手段都不禁有些頭疼,林靖天生擅長的並不是戰事,雖然在許多人看來,林靖在戰術上已是年輕人中的僥僥,可林翊太知道林靖,林靖在揣摩人心上的天分勝他戰術百倍。高凡這等小人,林靖現在還沒殺他,必是因為高凡尚有用處。林翊道,「關外那樣荒涼的地方,朝廷已封鎖對關外的貿易路線,可這大半年,關外對朝廷沒有半點動靜。這就說明,他們有別的走私路線,甚至,這年底下,京城洋貨的價錢較之往年也只長了一成,並未有大幅波動。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什么?

不言而喻。

不要說先前江南與海外的走私,怕就是關外,也有別個途徑滿足自身所需。

而且,在林翊的預計中,關外軍的規模約在五萬到十萬之數,想養活這樣一支軍隊,僅靠關外本身的糧稅,怕並不寬裕。林翊心驚的並不是林靖這么快就建立了走私路線,而是,林靖這么快就成功的建立了走私路線,這說明,不論是剛剛平叛的江南,還是別個什么地方,都被林靖滲透了。

林翊驚心的並不是走私的數目,而是走私事件本身。

舒靜韻知林翊擔憂,輕聲道,「他在江南抗倭數載,與江南有些聯系不為過。」

林翊道,「這場戰事,拖得愈久,怕會愈難拾。」

舒靜韻非常認同林翊這句話,只是,林靖年前私下陛見曾與今上提及對北靖關戰事,今上卻未置可否。或者,許多人對於關外軍幾次戰事皆以失敗告終而對關外心生輕視。甚至,有些無知清流竟然認為關外軍不堪一擊,證據就是關外軍當年南下平金陵王之亂,結果,叫段天羽追野人谷去了。

好吧,這蠢才怕還不知道段天羽的可怕之處。

早在林翊知道段天羽竟然與關外軍沆瀣一氣的消息後,林翊就認為,不要說三萬關外軍,就是五萬關外軍換一個段天羽,也是一樁實足劃算的買賣。

徒小三與林靖已是難得的鋼鐵聯盟,再加上一個能征善戰的段天羽,愈發令林翊頭疼。

當然,這不是在林翊不知道段天羽被林靖派到西蠻人地盤兒之前了。

林翊是年後接到關庭宇的秘信的,信中說了來自西蠻的線報,說是岱青王子阿爾斯愣重新奪回了父輩的草原,繼承了岱青王位,同時,阿爾斯愣向曾經對他們部落落井下石的仇家發起功擊,不過短短三月,便有六個部落成了歷史。這只是草原上部落紛爭,讓林翊震驚的便是,關庭宇在信中對於阿爾斯愣手下所用兵械有著細致的描述,林翊是參加過江南之戰的,他一看便知關庭宇的意思,這位阿爾斯愣王子,定與關外軍有所關聯。

關庭宇在邊州的時間長,對朝中事就沒有林翊知道的清楚。林翊略一回憶便知這位新岱青王的來歷了,彼時是林靖離京後的兩三到年的時候,蠻王曾對寒州城發動戰事,名義便是要寒州城交出岱青王子和岱青王妃。當時,便是在寒州城的林靖庇護了這對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