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1 / 2)

三考生來講,「復讀」無異是最毒的詛咒。

霍泉不怒反笑,「哈,你就這么舍不得我,非要我再陪你一年?」

他往她傾了傾身,「要不我復讀四次,等你一起高考?」

始終低低且平靜的腔調聽不出是玩笑還是認真。

程心站起來撿書就走。

圖書館安靜,人人都低著頭。

她不想搞出太大的動作,霍泉也正有此意,所以蠻配合地往前移了移椅子,騰出空間容身後的人一閃而過。

第82章第82章

桂江公司這趟北京之行沒有白跑。

早在出發之前,他們就將目標定為尋找能支撐整個學校運營的個人或企業合作。

畢竟隔行如隔山,賣別墅都沒搞明白,又要再辦教育,實在不過神來,索性找專家或專業團隊聯手合辦。

前後拜訪了幾家學校,輾轉認識了一位從香港去北京辦教育產業的香港人蔡先生,母語溝通事半功倍,大家一拍即合。

他們商量了許多問題,包括學校的招生對象如何定位。

桂江的原意是辦專門給富人子女讀書的學校,而這個「富人」,是指本地有錢人還是在內地做生意的港澳台有錢人。

前者接受國內教育制度,後者不吃國內那一套。

搞清楚到底要招誰的子女做學生,直接關系到學校要走什么樣的教育模式。

與此同時,哪一種模式更容易吸引生源,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桂江一時三刻給不了答案。

斟酌期間,蔡先生提了另一個問題:「你們打算辦小學還是辦中學?」

阿爸:「辦小學。我們考察過省城的私立學校,幾乎全是中學,而且本地已經有不少優秀的公立中學。要與眾不同吸引生源,得辦小學。」

「那學校的硬件你們准備好了?」

「對。」

以桂江的建築經驗,兩三個月起一幢教學樓出來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他們希望使用原有的資源來減少成本支出,比如北苑別墅那幾幢閑置的會所。

別墅賣不出去,會所等同報廢,倒不如拿去做學校。

等將來北苑旺了,再重建會所也來得及。

桂江向蔡先生展示圖紙與實景圖,可見建築物面積不少,新凈又牢固,還帶些歐式風情。

蔡先生邊研看邊喃喃:「這個可以試試。」

桂江:「就用這幾幢樓吧,不然趕不上9月開學。」

蔡先生一愣,「你指明年9月抑或今年9月?」

桂江:「當然是今年9月!」

等明年?恐怕桂江到時被供應商拆得連渣都沒了。

蔡先生恍然:「既然如此,不要糾結辦哪一種教育模式了,我建議兩種都上!兩種有錢人都抓住不放!針對本地的,我們可以與北京的名校合作,針對港澳台的,我們找香港的名校聯手。不用擔心,這方面的資源我都有。」

桂江一片和應,這五十五十的方式好!

有心辦事和有能力辦事的人聚在一起,事情很快就會商議出結果。

他們做了許多決定。

當中有將學校定名為「桂江學校」,學校劃分「英部」與「國際部」,每部每級只設三個班,每班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