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 2)

在後頭照看孩子的二爺爺從車子停下來開始,就快步的走到了最前頭,想要好生看看這地方,他真的是不敢相信,那衙門里頭的人嘴里所說的,已經荒蕪了五六年的地方真的是他們籌劃了一年,鼓起勇氣,充滿希望想要全族定居的所在。這種希望和現實的巨大差異,讓這個老人很有些難以接受。

「二爺爺,這不是也挺好?這地方如今在衙門已經成了荒地,以後哪怕是這里的人在回來,也沒有了土地糾葛,到時候即使過意不去,最多幫著重新劃點地,幫著建房子也就足夠了。比咱們原先想的可簡單多了。」

邱澄明自己看著這地方心里也不好受,只覺得這一出弄得和圍城一樣的可笑,他們這樣繁華城市的要往偏僻的地方去,而偏僻的又一心我那個城里走,都覺得對方的日子比自己好過,都覺得那樣才有生路,這樣的心理真真是沒道理可講。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誰能知道這里,這么一個偏的連塊好地都沒有的村子,在早年義和團鬧的凶的時候沒被牽連,到了事兒過了,反倒是讓那些成了馬匪的殘余給禍害的連生存之地都遺棄了。

果然,這世界真是不能按常理來想啊,這樣的王朝末年真是,什么事兒都有可能發生。好在不管怎么說,這地方沒錯,他們總算是按時的到了,沒有了人也好,好歹也一樣沒了和人爭搶,產生矛盾的可能。

邱澄明當了這么久的少族長,一路走來,早就練就了一手的煲雞湯的好本事,再怎么上火,都能在短時間里給自己找出一二三條好處,讓自己高興起來,所以嘍,你還別說,這頭一個回神,立馬上來安慰老頭的自然就是他,說的還合情合理,怎么聽都只有點頭的份。

二爺爺是什么人?這么的年歲,怎么不知道這初來乍到的時候穩定人心的重要?只是剛剛一時激動,脫口而出說了那么些,等著邱澄明那么一勸,立馬倒是回神了,忙跟著點頭,彌補起來:

「這還真是啊,我差點忘了,原本還商量著這過來了怎么和人說咱們全族定居的事兒呢,不想這可好,直接啥都不用說了,倒是少了不少的麻煩,對了,這村子里你們看,這屋子也不少啊,即使在怎么不成,檢出幾間來估計沒問題,趕緊的,大家伙兒都去看看,好歹咱們今兒晚上是能安生的住下了。趕路這么些天,骨頭都散了。我啊,只要想想後頭不用這么顛了了,心里就高興。」

「二爺爺,要我說,還有美的呢。看看,這屋子,院子,我瞅著看著還有點模樣的,怎么也有十來個。不過是五六年沒人,即使再怎么破,那估計也有限。撿了能用的湊一湊,我琢磨著,怎么的,也能頂上不少用處省下好些准備材料的功夫,不說別的,那土磚就挺實在。等著明兒開始,一家家的好生拾了,該修的修,該補的補,我看啊,不用兩天,咱們就又能住上正緊屋子了。再少,這一房拾出一間是沒問題的。這樣一算,這便宜占的,果然還是沒人的好。」

邱澄明知道二爺爺這是幫著自己穩定人心,自然是立馬打蛇隨棍上,一邊扶著老頭的胳膊,一路的往里頭走,一邊大聲的說著自己想到的好處。你還別說,這邱澄明如今對著這些真不是一般的有辦法。這不是,他才說了幾句啊,那後頭原本還帶著愁容,滿臉無措的族人一個個的眼睛又亮了起來,就是孩子們也不在那么壓抑,最是會看眼色的他們,似乎感受到了大人轉換的好心情,探頭探腦的不住的開始往各個小院里張望。也不知就他們這年歲,身高,能看出個什么來。

就像是邱澄明說的,這地方院子確實不少,細數大概有二三十個,而正緊還能立住的,也不少於十五間,即使這十五個院落有大有小,有的還有近半少了屋頂,或是倒了半堵牆,可光是材料就足夠他們建起新的,屬於自己的家。

都是干活好手的漢子們這么走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