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0(2 / 2)

七零養家記 北佚 1247 字 2021-02-21

溫向平這些年來仍和吉恩保持著來往,有時帶著妻兒前往大不列顛拜訪,也會常常把自己的作品翻譯成英文版當做禮物送給吉恩,又在查老的許可下,將查式小說的譯本也都一應送了過去。

吉恩本來就對華國神秘的神話體系著迷,在看了仙俠、武俠小說後更是激動不已,拿去分享給了自己的朋友,朋友在看過以後皆都深深迷戀其中,復又拿去跟自己的親朋好友分享。吉恩手頭有超棒的東方小說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來。

總是西方對華國人秉持著高高在上的態度,然而絕不可否認,西方人的骨子里有著對於東方神秘的好奇和追求,曾經的馬可波羅也好,古時風靡歐洲的絲綢茶葉也好,都足以佐證。

溫式小說中雜糅著濃濃的華國神話風格,查式小說亦描寫了傳承在華國歷史中的江湖,完全戳中了西方人對東方神秘的好奇,於是,這些書就在大不列顛的文學圈子里飛速流傳起來。

因著大不列顛只有吉恩一人的手頭有原著,而隨著越來越多看過的人對這些仙俠武俠小說的大力誇贊,嗅覺靈敏的出版公司便找上門來想取得出版權。

在得到了溫知秋和查世良的允許後,吉恩便將慷慨的手頭所有的小說都借給出版公司打印成一本本帶著油墨氣息的書。而在眾多看過這些書的讀者的強烈推薦下,華國仙俠小說和武俠小說很快就聞名於整個大不列顛。溫知秋和查世良這兩個名字也為漸漸整個大不列顛所熟知。

哪怕是街頭幾歲的金發碧眼孩子,也能像模像樣的掐一個法決或是擺一招劍勢,再用不甚標准的漢語清晰念出『溫知秋』和『查世良』,由此便可見一斑。

憑借著對整個華式風格文學體系和設定的貢獻,年僅四十五歲的溫知秋便與六十余歲的查世良並稱為「華國式小說的開創者」。

而溫向平這些年對自我的不斷琢磨,在追求文章的思想深度上也逐漸有了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

溫向平當年從大不列顛回國寫的第一本書,就是『葉落知秋』的擴展版,並且就取了自己的筆名作為書名,喚作《知秋》。雖然已經寫過簡略版,然而五十萬字的故事,卻足足寫了五年才寫完。比起兩年上百萬字數的《蜀山》,可窺得其中難度一二。

與溫知秋同名,更是出自溫知秋之手的這本《知秋》一出版,就在華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小說中橫跨祖孫三代的悠久百年,第一代家族族長在沙場浴血奮戰數十年掙來的家業,最終在兩代子孫的手下被消耗殆盡。小說結尾,族長直系的孫輩拿著家中祖宅賣來的錢,又一頭鑽進了旁邊的賭坊,令人怒其不爭的同時,又忍不住回憶起當年雲游道士見微知著,見葉落而知秋,確實目光灼灼。

《知秋》比起《和樂》來說,能明顯看到溫知秋的進步。賈平仄更是公開在人民雜志上誇贊溫知秋,

「一整個家族的興榮衰敗盡數娓娓道來而不贅不乏,足可見溫知秋筆力深厚更勝以往。見微知著,葉落知秋,以旁觀者固然清楚,卻是當局者迷,主題層次豐富卻極富凝聚力。五年磨一劍,堪比干將莫邪,《知秋》當稱傳世之作。」

這番誇獎比起賈平仄之前對於《和樂》可以說是要高的太多太多。

除去賈平仄,史仁、查世良,還有陸勝恩等人也都紛紛公開發表了讀後感。

「溫知秋是個有靈氣的作家,寫仙俠能寫的驚心動魄,叫人神魂顛倒,挖掘人世情理亦能入木三分,能與這樣的不世作家共處一時,實乃幸運!」

《知秋》不僅僅在文學圈子里得到了高度評價,在讀者中評價也是相當之高。

要知道,這種對讀者本身文學水平有一定要求的作品就限制了它的受眾比不得《蜀山》來的廣。

這結果大概是得益於《知秋》被沽市的電台拿去讀給了廣大聽眾,窮極奢靡的家族和之後的破敗荒涼之間形成的鮮明對比,第一代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