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2 / 2)

獨斷大明 官笙 1930 字 2021-02-23

忽然間,又一個親兵走進來,道「貝勒,二貝勒有請,還是關於討伐南蠻子。」

多爾袞抬頭看了親兵一眼,心里忽然一定,起身道:「備車。」

他決定送阿敏去死,有這樣的大汗,不用明朝來攻,他們也會內訌而亡

阿敏已經將本屬於黃太吉的皇宮占為己有,將黃太吉的福晉們也都掃到角落里,一人霸占了本屬於黃太吉的一切。

阿敏這會兒穿著汗服,在大殿里走來走去,興奮無比的道「哈哈,好,合身,舒坦」

愛爾禮眼熱非常,卻懂得很好的去掩飾,待阿敏過了一把癮後,道:「阿瑪,濟爾哈朗他們都到了。」

阿敏狠狠的吐了口氣,有些不舍的脫下黃太吉的汗服,穿上他的貝勒服,一邊向外走一邊恨聲道「等我討伐完南蠻子,看我怎么收拾濟爾哈朗」

目前,濟爾哈朗,德格類是他最大的阻力,至於多爾袞,在他看來還小,可以掌控和利用。

大殿內,濟爾哈朗,德格類,碩托,佟養真等人都已經在了,多爾袞進來只是淡淡點頭,便在他的位置上坐下,一如過去,盡可能的隱藏自己,絲毫不出頭。

阿敏大步走進來,這個時候還沒有什么繁瑣的禮節,主要是在座的也無法分清該向阿敏行什么禮。

阿敏對這些也不在意,看了眼多爾袞與碩托,臉上笑容越多,一屁股坐在汗位上,朗聲道:「本貝勒已經決意向南蠻子發兵,你們有什么想法」

這里堅定維護黃太吉,反阿敏的力量只有濟爾哈朗與德格類,德格類還差些,也只有濟爾哈朗能與阿敏爭上一兩句。濟爾哈朗看了眼多爾袞,神色平靜向阿敏道:「二貝勒,薊州分明是明人的的陷進,我反對」

濟爾哈朗的話代表了他與德格類,碩托是牆頭草,佟養真是書記官的角色,阿敏的想要壓倒濟爾哈朗,就必須要得到多爾袞的支持。

濟爾哈朗也深知這一點,不等阿敏問向多爾袞,他就逼問道:「多爾袞,你不會告訴我,你也看不出吧」

多爾袞年紀小,在這幫哥哥面前根本沒有什么威望,如不是他掌握著兩旗,誰也不會聽他的話,他平靜的看了眼阿敏,能從他眼神里看出迫切之色,嘴上淡淡道:「那確實是個陷進,我看得出。」

濟爾哈朗聞言神情微松,只要說服了多爾袞,那阿敏也不能強迫他們伐明。

阿敏臉色陰沉,多爾袞如果反他,他就要被架空了,不等他發怒,多爾袞從袖子里拿出一封密信,遞給濟爾哈朗道:「你先看看這個再說。」

濟爾哈朗看了眼多爾袞,將信接了過去。

碩托,德格類,佟養真等人都好奇的盯著濟爾哈朗手里的信,哪怕是阿敏也面露疑色。

濟爾哈朗掃了眼就臉色微變,深深的看了眼多爾袞,沒有說話。

德格類拿過去也看了眼,就一行字,一眼掃過去,神色難看。

明朝騎兵出關,這對他們來說,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接著是碩托,佟養真等人,都是神色大變,說不出話來。後金之所以可以縱橫遼東,來去自如,甚至屢屢討伐錦州,寧遠,那就是吃定明朝沒有騎兵,奈何不了他們

可明朝要是有了騎兵,相對於實力大弱的後金,那就是很危險,很致命的大事了

最後還是愛爾禮看不過去了,從佟養真手里搶過這份來自科爾沁的急報,遞給阿敏。

阿敏先也是心驚,旋即暗喜,看著濟爾哈朗等人的臉色,強忍笑意,沉聲道:「你們也看到了,南蠻子騎兵已經深入草原了,我大金若再不做點什么,就只能任人宰割」

濟爾哈朗清楚阿敏的性格,看似勇勐無畏,實則貪生怕死,遇到一點危險就想跑,若是讓他領兵伐明,多半後金這點家底都會被他葬送,眉頭動了動,還是反對道:「既然明朝已經有了騎兵,那我們更應該保存實力,找機會殲滅這支騎兵,我大金依然能縱橫遼東,無敵天下」

「等不及了」

阿敏一揮手,發揮了他的咆哮神功,大聲道:「明朝既然敢出關,就是因為我大金這一年無所事事,必須給南蠻子一個教訓只要我大金騎兵突破了長城,就是一馬平川,無數的奴仆,金銀,糧食,都將是我大金的」

阿敏的話並沒有什么煽動力,濟爾哈朗與德格類對視,卻都神色凝重不語。

他們看明白了多爾袞的態度,他在這個時候拿出這份急報,看似不偏不倚,實則還是支持了阿敏,讓他們的反對聲音弱了不少。

碩托這根牆頭草,並沒有什么大局觀,軍事才能,現在已然被阿敏說服。

阿敏咆哮了一陣,見濟爾哈朗已經說不出話來,大笑一聲,道;「好既然意見一致,那就准備吧,五月初五,大軍伐明」

濟爾哈朗又看了眼多爾袞,這個人,他是越來越看不懂,心里警惕異常。

既然阻止不了,他也只能盡量的保存力量,等待黃太吉醒來。

阿敏自然是興奮,他暫管了黃太吉的兩旗,兵強馬壯,以理政貝勒的身份,下令備戰,後金的騎兵飛速動員,齊聚在沈陽。

京師。

近來朱栩很高興,接連收到了不少好消息。

先是江南的復社解散,浙江政改飛速推進,這標志著江南這一塊已經不用擔心,復社的解散,也預示著明朝的黨爭已經徹底結束了,以九條為指導方針的吏治整肅將覆蓋南方。

再有就是滿桂與趙率教率騎兵出了寧夏鎮,奇襲了數個蒙古部落,或許是蒙古人完全沒有料到明朝會有騎兵出擊,被殺了措手不及,趙,滿兩人合力,大破蒙古部落,俘虜了大量的牲口以及人馬,在古北口安然回到長城以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