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江山如畫(十五)(1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1912 字 2021-02-23

整個大草原,因為本雅失里的背叛而變得雲譎波詭,而在昆明的朱允炆也同樣為南亞諸國的局勢而冥思苦想。

在廣派使節的邀請之下,榜葛剌國、阿瓦王朝、勃固王朝、暹羅、寮國、金邊等幾個國家的國君盡數抵至昆明,這里面或有戰爭的威脅、或有盛情的相邀,但無論出自哪一點,雲集了七個國家領袖的昆明城,倒也是有了一絲後世領導人峰會的味道。

為了這次會面,成都城選了幾十名上好的蜀綉能手,耗時一個月的時間給朱允炆趕制了一件帝王冕服,並造了天子駕輅送至昆明,用來撐門面。

堂堂大明的皇帝,總不能穿著一身戎裝甲胄接受朝見吧,忒小氣了些。

大明不是軍政府,朱允炆更不是軍閥,穿戎裝戰甲不像樣子。

為了這次會面,西平侯府被擴建了不少,時間上來不及建一座新的行宮,那就只好便宜了沐家人,好幾萬軍伍健兒連同各地的百姓巧匠,將西平侯府擴建了一倍有余,其中用於朱允炆接見諸國君主的正堂更是擴大了三倍有余。

兩個月的功夫,侯府變行宮,這種工事效率除了大明,朱允炆敢拍著胸脯的說,整個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有這般能力。

雖然擴建後的西平侯府在雙喜眼中還很是簡陋,他的建議是聖駕移到成都接見,蜀王府畢竟要華麗的多,不至於辱沒國格,但是被朱允炆拒絕了。

即使如此,這做西平侯府都令6續趕至的幾個國家君主嘆為觀止,引為天宮瓊樓,尤其是知道如此華美的大明帝王臨時行在,竟然只是兩個月的時間就「建造而成」之後,更是驚得瞠目結舌。

這方圓數百畝之亭台樓閣,兩個月就竣工了?

羅摩羅闍恨得牙癢,他的王宮還沒有大明皇帝的臨時行在一半大,那些大臣都監工督造了好幾年,如此比起來,使羅摩羅闍恨不得回國後就把那群大臣全部殺光。

「幾位國君可在此間稍住,三日後,我大明皇帝自會召見。」

顧青山是此番迎候的正使,在西平侯府的西處別院,就是負責招待這些國君的駐蹕之所,由御前司、中軍會同這些國君的近衛共同守衛。

至於為什么要他們等上三天,那就完全是因為朱允炆摳門了。

這些國家哪個來的也不能空手不是,御前司要清點禮物,如果禮物多的話呢,朱允炆不介意厚待他們,國宴的時候弄個幾百道菜也讓他們享受一番口福,若是禮物少,呵呵,吃醬菜吧你。

不過還好,許是因為大明的軍隊還在他們國家里駐扎的原因,他們這些國君倒是沒有一個敢摳摳搜搜的,此番來昆明,都堪稱是傾囊而出,帶來的各種特產、珍寶數百車不止,御前司三天的時間差點都不夠清點禮物的。

「良馬、金銀琉璃器、青花白瓷、象牙、鳳翎、沉香、鶴頂、犀角、翠羽、鸚鵡、洗白苾布、兜鑼綿、撒哈剌、糖霜、乳香、熟香、烏香、麻藤香、烏爹泥、紫膠、藤竭、烏木、蘇木、胡椒、粗黃。」

雙喜捧著清冊向朱允炆匯報道:「其中榜葛剌王國還進貢了一只麒麟獸、一對鳳凰鳥。」

鳳凰鳥朱允炆還可以理解,不就是孔雀罷了,倒是這麒麟獸讓朱允炆愣住了。

「麒麟?山海經里描寫的那種樣子嗎?」

難不成古代還真有麒麟?

雙喜搖了搖頭,天底下的人,哪里真的見過麒麟,榜葛剌國說是麒麟,他也沒見過,還真就當真了,便兩手並用的比劃起來。

「陛下不知,這麒麟獸神駿非常,前兩足高九尺余,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餅為活。僅僅一個脖子便比奴婢還高,這般神奇的異獸慢說見,奴婢實在是聽都沒有聽過,除了傳說中古之祥瑞麒麟,哪還有別的可能。」

一丈六尺見高,脖子很長?

那不就是長頸鹿嗎。

朱允炆頓時啞然失笑,然後又陷入沉默之中。

榜葛剌國怎么會有長頸鹿?

長頸鹿不是非洲的出產的嗎?亞洲哪里來的?

「時辰快到了吧。」

眼瞅著窗外已是夕顏染紅天,朱允炆帶著滿肚子的疑惑開始了更衣,四五個小宦官開始圍著他穿戴冕服和化妝,足足用了半個時辰才算把朱允炆倒騰的不怒自威,配上尊奢華貴的冕服,讓人一眼望去便頓生螢火見皓月般自慚形穢之感。

出寢卧,上十六人肩輦,出後宅,抵至正堂。

朱允炆到的時候,這七個國家的國君早都候了快一個時辰,現在都各自等到極不耐煩,心中怒火騰騰。

「大明皇帝陛下至,跪!」

雙喜步履正堂,鼻孔沖天,卻是一點沒將這些各自國家的主宰放在眼里,傲然道。

讓我們下跪?

有幾個國君在聽到翻譯的話後差點鼻子都氣歪了,本想甩袖而去,驚回就看到正堂四周數百名手按腰刀的錦衣衛,當下便頭腦清醒起來。

屬國國王見宗主國,下跪好像也不算什么丟人的事吧?

反正像阿瓦王、勃固王他倆倒是沒什么心里負擔,當年他們的前身蒲甘王朝就是被元朝滅亡的,大明趕走蒙元後,支持他們撣族和孟族復國,他們已經很開心了,所以跪起來毫無心里負擔。

有人帶頭,羅摩羅闍等人也就不再硬著頭皮裝大哥,窸窸窣窣的跪了一地。

「邦國之君參見大明大皇帝陛下。」

朱允炆面如深譚,神容肅穆的走到正堂之,左右各有一名小宦官撩起冕服後擺,方便朱允炆落座。

「諸國君平身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