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滅亡朝鮮條款(1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2974 字 2021-10-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日月永在 !

東勝衛城因為朱允炆這個皇帝的行在落蹕的原因繁華了許多,北平和新的漠庭三都護所的官員幾乎把東勝衛當成了政治中心,沒事總要往這里跑一圈。

北方比起南方的環境要空曠許多,跑起馬來也方便,再說了,漠庭的架子不是才剛剛搭起來嗎,這些官員來面聖也有借口,早請示晚匯報,順帶腳在皇帝面前刷一刷存在感。

漠庭三都戶所的搭建意味著大明北方的疆域和遼東完全打通,後世外蒙古到貝加爾湖這一大塊跑馬地都成了大明的馬場,而遼東那一大塊無人區更是含括了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僅從堪輿圖上來看,大明北方的面積可比南方要大得多。

「得有一千五百多萬平方公里了吧。」

每次看到地圖,朱允炆都有一種頭暈目眩的亢奮,象征著大明的紅色渲染了天南地北,除了東察合台這個『雄雞屁股』還孤零零的被一片灰色包圍,讓朱允炆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遼東要拎出來單獨置省。」

平安這個遼東總兵官來到東勝衛面聖的時候,朱允炆點了他的將,面授機宜:「遼東歸山東都司轄制,頗多不便,且遼東之地足堪五個山東,左右上稟耽擱軍機,朕打算置遼東都司,卿可為都指揮使。」

原史上,遼東會在永樂年改置奴兒干都司,轄內仿漠南設數百余軍衛所,其轄內的蒙古、女真、兀敵哈、苦無等少民仿關西八衛置獨立衛所。

但是等到朱瞻基即位後,放棄奴兒干都司,大明對遼東的直轄統治性質變更為羈縻衛所,大明朝廷與遼東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君主國與附庸,直接導致女真一族迅速坐大,建州左、右兩衛部女真在兩百年內征服統一了整個奴兒干都司,最終鬧成後金獨立。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當初朱棣設置奴兒干都司的初衷是附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其目的是裹挾這些少民從軍入伍,幫助他征服草原,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草原已經被勘平,所有的少民被內遷,改部落為村庄,歸轄各府縣統管,再設立獨立性較強的衛所已經不符合朱允炆的想法了。

遼東承宣布政使司勢必要成立。

「遼東地廣而人稀,民族混居情況復雜,不能設多衛所,而應集中於一隅,方便管理。」

朱允炆覺得在地圖上劃圈是一件非常讓他開心的事,很有偉人的感覺。

「遼東平原,遼南靠海地勢平緩易於發展,而且比鄰朝鮮,商貿發達,往來繁榮,金復兩州多有城垣,以此為中心擴城、設府縣收攏百姓,組織開荒墾田,等將來丁口多了再逐漸外擴。」

看到朱允炆畫下的紅圈,平安思忖一陣,還是提了一嘴:「陛下,這樣一來的話,如苦葉、興安嶺等偏遠的衛所就要裁撤收攏,那么這一大片土地就勢必要放棄掉了。」

眼下建文五年的遼東,其直接管理和領導的衛所多達一百七十余,遍布整個大明的東北部以及外東北地區,這些衛所,多的不過兩三千人,少的更是只有幾百人,設置這些衛所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堪輿圖的時候,看著地圖上的一大片殷紅心里痛快。

放棄衛所,就是放棄土地。

遼東可不是內陸,可能只撤掉幾個衛所,在領土的缺失上就可能少掉等同於半個江西、浙江等省份!

這種失地千里的行為,在古人眼中那是很難接受的。

「朕知道,這些土地都是當年咱們大明的將校拿血和命換回來的。」

朱允炆抬手,止住平安的話頭,解釋道:「朕要裁汰衛所也是迫不得已,遼東的民族情況復雜,遼東太大了,一旦分散開,就無法做到嚴加管控,一旦朕為這些異族制定的政策不能順利推行,幾十年後他們又會繁衍壯大起來。

所以朕打算暫時性的放棄,地廣人稀要了也無用,咱們沒有充足的丁口去開荒,不開荒就不出糧,與國並無什么好處。平安啊,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這句話,你要咂摸透其中的滋味。」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偉人的話,言簡意賅,高屋建瓴。

平安只覺心中頓時通透起來。

「撤衛所建城置府縣,遼南平原一片通途,搞好這一塊的開發,不僅會給朝廷提供巨量的糧食,也會迅猛的刺激之前遷民實遼東的丁口繁衍,更可以最大程度的對這片土地上的異族實施監管,等個幾十年,咱們漢多夷少的時候,自然會逐步擴張,一步一個腳印的充實滿整個遼東。」

河北、漠庭、遼東是眼下大明異族最多的三個地方,這三個省將近兩百萬的異族,而漢人也不過才四五百萬,還不到半個南直隸的人多,而這般的人口比例可是極度危險的二比一。

雖然這些異族中女性較多,男丁幾乎在之前那幾場大仗中死傷殆盡,但可還有三四十萬的男童和十余萬成年男性呢。

朱允炆必須要保證自己的民族政策順利推行下去,更要保證這項政策的落實無限接近百分之百,不然,一旦放任他們脫離監管繁衍壯大,那么,他就成了民族的千古罪人!

「陛下高瞻遠矚,臣一定不負聖望。」

平安躬身抱拳,領了命。

「朕的意思就是這般,遼東的衛所整合一下,數量就在十幾個就夠了,集中在遼南沿海至朝鮮邊疆一帶,朕屆時會從南京往這里派遣官員,先把布政使司的架子搭起來,隨後按照民族的成分來規劃府縣。

你的遼東都司要全力配合,必要時,一旦出現沖突和不服從彼時布政使司衙門的情況,你知道怎么處理。」

看到朱允炆眼神中的冷酷,平安忙低下腦袋,堅定道:「請陛下放心,臣曉得。」

等平安離開,朱允炆開始考慮起這遼東的官員應該如何挑選,結果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人尋了過來:朝鮮的國王李芳果。

臨時行宮外的小宦官進來通傳時,朱允炆還楞了下神。

「這玩意來做什么?」

從朝鮮來東勝衛的距離可不短,可是好幾千里呢。

堂堂一國的國君,要出多大的大事才能被逼的親自尋過來?

「召他進來吧。」

朱允炆將自己的便服換成皮弁服,沒多久便看到一臉風塵仆仆,穿著一身臟兮兮王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倆人誰也不認識誰,但衣服和位置足以證明各自的身份。

「小國朝鮮國王李芳果叩見大明皇帝陛下。」

極其規矩的,李芳果朝著朱允炆行了朝禮。

「平身吧,賜座。」

朱允炆皺著眉頭,開門見山的表述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卿,怎得這般就來尋朕了。」

沒有任何的征召,甚至沒有提前派出使者通知,一個屬國的國王就這么一副難民般的德行,從自己的國度不遠千里找到他朱允炆的臨時行在。

還有,他是怎么知道自己在東勝衛城而不是在南京的?

「陛下,朝鮮危矣啊。」

還沒站起來的李芳果又噗通一聲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而後在朱允炆不耐煩的催促下,斷斷續續哽咽著把來意說了出來,直聽得朱允炆啞然失笑起來。

原來自從《庚辰條約》簽訂之後,大明的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一窩蜂的涌入朝鮮,大肆圈屯物資,哄抬物價,因為免稅條款和無權追究處罰的原因,朝鮮朝廷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么一群大明商人把朝鮮攪得天翻地覆。

老百姓口袋里的錢被榨干也就罷了,最要命的,大量朝鮮的物資還被屯在這群商人手中,導致大量的朝鮮百姓生活物資短缺,而這么一群商人又拿出了一份『賣身契』般的契約,聲稱只要這群朝鮮百姓願意簽署做工,就屬於「某某商會」的正式員工,可以領取不菲的酬金和其家人擁有平價購買各種商品的特權。

於是,大批的朝鮮百姓為了生存,認頭簽了這種契約,而後給家里留下一筆不菲的安家費後,義無反顧又茫然的登上位於濟州島的大明海船,走渤海灣抵平津。

這些朝鮮人走了不要緊,關鍵是幾年的功夫過去了,沒見回來啊!

這些朝鮮百姓去了哪?

朱允炆心里當然知道,正在河北山西兩地挖煤呢!

因為搞勞工輸送這事最狠的,就是他自家的皇商總會!

這下好了,朝鮮的百姓不干了,他們帶著滿滿的怒氣找到當地的衙門,朝鮮的官衙哪里敢管大明的商人,而且這些進入朝鮮的商人都是聯合在一起的,各自都帶了不少的家丁護衛,加上皇商總會的牽頭領導,大明在朝鮮國內的駐軍那自然是極力保護。

官衙不作為,百姓的怒氣可就越積越多。

大家伙一合計,得了,咱們造反吧!

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在各道府發起,一呼百應,便成燎原大火之勢,幾十萬的百姓向著京畿道運動,而朝鮮的正規軍早就因為李芳遠的原因,全數成了大明的軍事戰犯,正忙著修路開渠呢,朝鮮境內只有星星散散數量的各道府軍,李芳果嚇得沒轍,只好找到京畿道的大明駐軍。

於是,這支大明的駐軍干脆帶著李朝王室和在朝鮮國內的大明商人集團,從海上轉道濟州島,撤回了北平!

撤回來的這支駐軍並不知道朱允炆在草原,他們的情報第一時間送向了南京總參。

而李芳果是因為向北平布政使司遞了國書,後者衙門口告訴的李芳果,朱允炆這個建文帝沒在南京,北上巡游草原呢。這就導致了朱允炆還不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李芳果這個朝鮮國王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

放開了資本的牢籠才幾年,大明一群商人就靠著貪婪逼反了一個國家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