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不懷好意(2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1150 字 2021-10-22

雖然帖木兒那個跛子死了很多年,但他留下的國家可依舊強盛。

「那就這么定了,臣這便下去向老六傳令,同時調一部分漠庭的兵增援。」

朱棣點點頭,轉頭就要走,又被朱允炆喊住。

「四叔且慢。」

回過頭,朱棣還有點疑惑:「陛下還有什么吩咐?」

朱允炆隨意笑笑,開口道:「馬大軍那渾人也算是學了有半年多,最近表現怎么樣?」

聽聞這事,朱棣就笑了起來。

「讓那家伙放下刀拿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這都半年多了,才勉強能寫兩三百個字,整天不是跑去看球賽就是跟著五軍府玩什么賽馬,簡直都快成為酒囊飯袋了。」

「這個混賬東西。」

小聲罵了一句,朱允炆氣樂了:「朕的一番苦心可是讓他糟蹋個干凈,讓他好好學習,他倒好,狗改不了吃屎。」

皇帝罵人,誰也沒轍。

「這兩年,朕授意翰林院那些學子,不少人去京營講武堂任教,改入仕為從軍,目的就是讓諸如馬大軍這樣的渾人能學點知識和文化,但一直疏於管教,他們倒好,整天恣意玩鬧,還是這般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將來能有什么出息。

四叔,你替朕說一聲,今年年底的時候,總參要對這群混不吝搞一次文化課大考,但凡還有不識字的,一律滾回老家種地吧。」

不是一定要搞文化強軍,但身份地位到了馬大軍這種層級的,要還都是一群斗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粗人,那也是不合適的。

軍人,不能涉足政治,但高級軍人,不能不懂政治。

退一萬步來說,諸如馬大軍之流的新銳派立了大功,將來朱允炆想把他們提拔進五軍府、總參府任職,連字都不認識,還怎么批復軍情,每人專門配幾個秘書嗎。

一個肯定是不行的,保不齊虛報軍情。

靠人不如靠自己,這種國之重事,當然是自己看來的心里踏實。

「臣這便知會他們。」

朱棣忍著笑,應了下來。

「嗯,辛苦四叔了。」

等朱棣離開之後,朱允炆的臉色馬上便冷下來,扭頭看向雙喜,沉聲道。

「雙喜,去查查,文奎任主簿的事,是誰走漏的風聲。」

朱文奎每天下了值,一般都是在深夜才會由專人護送進皇宮,偶爾忙起來,便是在應天府里住下。

能夠被人探查到,一定是別有用心的人尾隨跟蹤。

這是人之常情,南京城里的權貴當然都想要一探廬山真面目,知道朱文奎到底是個什么身份,這一點無可厚非。

但是,知道了為什么要說出來?

這不僅僅影響了朱文奎接下來的鍛煉,還會給外界一個錯誤的引導,那就是皇帝偏愛二皇子文圻。

不然沒法解釋為什么朱文圻前腳進入湖畔學堂,後腳朱文奎就被踢了出來,以一種近乎發配的感覺趕去了應天府,做一個小小的主簿官。

擾亂政治視聽,誤導風向,這就是不安好心了。

雙喜默不作聲的點點頭,但眸子里的殺機卻十分的熾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