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勾勒二五計劃的藍圖(四)(1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1254 字 2021-10-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日月永在 !

關於大明是否遷都的事項上,朱允炆與內閣之間的分歧是存在的,並且很大,這個議項,也是朱允炆這個皇帝主動提出來的。

南京的高度富庶和江南舒適的生存環境,都在悄無聲息的腐蝕著這片土地上數百萬人的心氣。

無論是宗親、武勛,還是達官顯貴,夜間都燭火通明,四處歡聲笑語的南京城,委實太過於喧囂吵鬧了。

這是一種看不見的墮落,每個人對看待這種問題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與後世『網絡游戲對未成年孩子的毒害』,在不同家長的眼中來看待也有不一樣的答案,有的說責任出在孩子和家長的監管力度上,有的就把責任全部推給游戲制造商,認為孩子不具備大人般成熟的自制力和分辨學習能力。

這種分歧,你無法達到全國統一。

以楊士奇為首的內閣不希望遷都,因為他們本身都是江南籍,更習慣南京的風土氣候,距離老家也近,而且置業多在京畿周遭,遷都,對他們本身的利益破壞巨大。

另一個原因,便是楊士奇曾向朱允炆提出的。

「如北平改北京,遷權貴、官員、富戶實北地,則不消三十載,北京亦富庶超江南,如此百年之後,陛下所憂,豈不舊日重現?」

誰敢說後世的北京不繁華,燈紅酒綠哪里遜色上海了?

朱棣遷都,三次遷江南富賈實北京,等到明中期,一樣是歌舞升平。

那時候得虧草原坐大,瓦剌韃靼年年侵擾,迫於外部的軍事威脅,北京上下還算的上是嚴陣以待,不綴警戒之心。

但現在的大明,北方也沒有外部威脅啊。

那一百年之後,北京的權貴該腐敗的還是要腐敗。

遷都就失去了其積極的意義。

「遷都之事,恕臣之言,弊大於利。」

這是在乾清宮時,楊士奇直言不諱的原話:「江南乃朝廷賦稅重地,若中樞北上,疏於監管,可能會導致賦稅降低,地方沆瀣一氣、腐敗叢生之現象。現今北地口不足兩千萬,不及江南一半,強行北遷,假日江南坐大,不利地方穩定。」

總的來說,楊士奇的建議都很有道理,一度也讓朱允炆猶豫了許久,但最終他還是強硬的定下了這件事。

「朕欲北上,原因眾多,而今北方民族林立,需加大監管和同化進度,以免形成假日內亂之禍根。

二一個,也是將來為西北戰事所牽,開疆拓土之殊榮,朕為帝王者,實難割舍。至於江南之事,朕不妨直言,南直隸一分為二,置安徽、江蘇兩省。往來通訊監管,自北京南下往南京的京道早已竣工,陸路不消五六日,海路更快,勿憂掛懷。」

其實,還有一個很主觀的因素,朱允炆並沒有說出來。

那就是他天然就更喜歡拿北京來做首都,這大概是他後世為官的一種殷切盼望,難得穿越做了一回皇帝,不跑到北京來建都,總感覺有點遺憾。

所以,哪里建都,皇帝的主觀意向是占據很大比重的。

朱洪武定都南京,因為他是鳳陽人,更習慣於江南。

而朱老四幾十年都呆在北平習慣了,遷了過去,而朱高熾一登基,又打算遷回南京,是因為朱高熾喜歡江南。

說一大堆客觀道理,其實都是朱允炆自己為了這項提議合理性和立得住腳,要不然他就直接給內閣通傳一句話。

「朕就是想北上」。

這就顯得過於任性了。

「工部營造新都的事與北平布政使司一道商議,陛下的諭示,皇城不用太大,以南京皇宮為藍本仿造即可,魏部堂,這件事你統計一下預算,陛下說了,花銷由內帑來支持。」

魏均幾乎是下意識的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