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明印協定和皇明天朝體系(一)(2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1168 字 2021-10-22

這時候也沒有時間講什么所謂的提拔程序了,國家發展朝夕必爭,哪里還有工夫向四川派遣吏部和都察院進行考察。

「好。」

朱允炆側首看向不遠處,那里有一名翰林學子,專司職責類似於書記官,朱允炆看向他,他便開始書寫敕命。

「第三件事,陝甘的退耕規模。」

陝甘就是陝西和甘肅,大明有甘肅這個稱謂卻沒有相應的行政機構,比如早年的宋晟,他獨當一面的時候,職務是甘肅總兵官。

負責的是關西七衛的防戍,而關西七衛的上級機構是朵甘都司,朵指青海甘指甘肅,但朵甘都司卻沒有都指揮使,只有一個甘肅總兵官。

是不是感覺有些亂?

這個要解釋起來,需要先了解一下洪武朝設置朵甘都司的時代背景,洪武北伐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向大明投降,原地置衛,也就是關西七衛,又稱蒙七衛。

而後,太祖皇帝任命宋晟為甘肅總兵官,是協調關西七衛一並負責大明的西北防線,所以並不是直接任命為朵甘都司都指揮使,保留了關西七衛一部分獨立權,簡單來說就是蒙人治蒙。

後來哈密國王脫脫投降,朱允炆置哈密衛後,關西七衛成了關西八衛,脫脫改漢名孟獻忠,成為了朵甘地區第一任都司同知,但實際管理的區域,還是星落密布於整個青海地區的蒙古民,至於甘肅地區自武威往東南內陸延伸,各處以漢人為主體成立的各府縣,實際還都是各管各的。

那么多年來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管理的行政機構。

陝甘位於大明西北,水土流失嚴重,早已不是兩千年前老秦時代的關野沃土,加之陝西關中地區早年間戰亂頻繁,洪武初期更是秦王朱樉征討蒙古的大前線,被戰火打得堪稱滿目瘡痍。

恢復西北元氣,退耕植林,保護生態環境,這些都是利在千秋的大業,順道,在刺激經濟發展後,當地也能夠有財力和組織更多人手來治理黃河這條哺育炎黃子女的母親河。

「出四川往北就是隴南、天水,走閬中、巴縣則是陝西的漢中,內閣的計劃是以將關中平原以西安府為界點,西安府往西這一半全部退耕,同時自蘭州府往東,所有甘肅地區可以耕種的全部退耕,包括漢中的自耕農。」

陝甘的退耕計劃要比四川面積更大,但實際涉及到的百姓數量反而要比四川少,因為西北人均耕地面積要多些,至於甘肅,百姓數量本就稀少,靠耕種為生的數量,連南直隸腳下任意一個縣的百姓都比不上。

夏元吉在奉天殿內向所有人通報了內閣的計劃,並將相關的部署安排一一通傳,接下來,就該是各部的工作了。

圍繞內閣關於陝甘退耕的大計劃,各部要做哪些輔助,資源如何分配,都要在這堂朝會上拿出章程來。

當日事當日畢,不能拖、不許拖。

「參考四川去年退耕後物價飛漲的現象,在陝甘退耕之前,商部就要提前做好准備,鹽油醬醋、蔥姜蒜辣及果蔬這些日常所需的物資眼下就可以著手相應調配事宜了。」

這個問題已經是不難解決,早在去年四川退耕前,朱允炆和內閣就已經劃分了區域,成立專門的果蔬種植園,加之去年那筆天價一個億的采購大單,民間也有不少田產數稀薄或半耕農紛紛轉而生產起果蔬來。

「政務方面的事就這些,各部有司盡快有序的推進下去便是,王雨森來了沒有。」

朱允炆點了應天府尹王雨森的名字,後者就從隊伍的末尾站了出來。

「臣在。」

「下月初六,征西南的馬大軍等武官凱旋,屆時朕和燕王要在城郊點校,你籌備一下閱兵的相關事宜。」

「謹遵聖諭。」

朱允炆合上面前的題本,身旁的雙喜便高喊一聲。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