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這畫了不得(1 / 2)

穿過放有大量黃金制品的麻袋之後,前方不到百米就有個岔口,張楠來了個男左女右的選擇方式,四個人也沒分開,一同先進了左側的坑道。

天曉得這些礦洞給挖了多深,還是不分兵為妙。

結果意想不到的是才走出大約兩三百米,除了發現個百來年前的破水桶,岔道里其它什么東西都沒。

原路退回來進入右邊的弧形礦洞,這地面還在微微向上,才走出不到100米就被擋住去路不是洞到盡頭沒路了,而是被東西擋住

礦洞在這里大約有20米寬,這就是一段開采作業面:感謝這里密實的岩層構造,沒有坍塌漏水,不然這里堵住通道的東西會讓張楠心痛到無以復加

不能碰水呀

左側是無數的箱子,堆得很高,完全擋住了視線有極個別不知道什么原因摔下來摔破的,里邊露出大量的紙質物品。

張楠一看,都是些卷軸。

不是華夏式的卷軸字畫,一打開里邊都是些文字,而且都是手寫書稿,花體。

張楠可不認識,關興權看了也不認識,連他這個語言天才都沒見過這種文字:可能是拉丁文。

只能瞎猜。

妮可和珍妮不在,那張楠也沒轍了:連是什么文字都認不出來,那研究個毛

不過等張楠連續撬開了幾個類似的箱子,除了一個裝的是古舊書籍之外,其它箱子里邊都是這樣的手寫卷軸: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卷軸的年紀都不小了,絕對早於第三帝國時期。

特別是那箱子書籍,有一本上竟然標注1457年,還不是羊皮紙,就是當初珍貴至極的紙張印刷的

字體仍然是關興權都不認識的那種,不過張楠怎么看怎么感覺這本大家伙應該是聖經。

1457年的聖經,還是印刷體,到時候得問問妮可她們。

心里想了下,不過沒過於糾結這個問題,另一邊的東西似乎更吸引人。

先收起來,估計是什么文獻一類,弄回去再說。

將書籍紙張裝回大木箱,暫時沒工夫理會這些玩意:右邊地上鋪著一條條的木條,估計是為了防這里就幾乎沒有的潮氣。木條上頭就像疊豆腐干一樣,橫著疊著一層層框架一樣的東西。

阿廖沙在甬城見過類似的儲物方式,而張楠項偉榮同關興權更是心知肚明那些全是畫

如果數量太大,帶框架的油畫素描就是這么放的,這樣才不會因為各自外框的重量把相鄰的畫作壓壞。

毛一看這一排就是上百幅,下邊那些尺寸大些,上頭甚至還相對凌亂的放著一些尺寸小些的。

同左邊的那些箱子一樣堆得比人還高,都讓人懷疑最上邊那些是不是直接甩著上去的

興權,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