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會試結束(求推薦收藏)(2 / 2)

永樂年間,明朝在遼東便設立了馬市,正統年間,在大同又設立馬市,蒙古人可以用騾馬交換日常生活用品,不過馬市更多的是民間經濟活動,政府交易只是偶爾發生。

李傑在文章中寫到,通貢與互市無疑是穩定邊境的利器,我朝地大物博,經濟發達,可以通過經濟手段對蒙古族進行羈縻統治,韃靼的游牧經濟單一而脆弱,極度缺乏糧食和手工業品,對於農耕經濟有極強的依賴性。

通貢貿易中,韃靼進貢的物品主要以馬騾、牛羊等,朝廷可以回賜狐裘、金織衣、絲織品等,在互市中,韃靼以馬匹、牛羊等換取糧食和生活用品,朝廷應當規定只允許布帛、米、鹽等生活物資入市,兵器、鐵器可以用於戰爭和生產的物品屬於禁交物資。

其實李傑真正想說的是哪怕鐵器小規模的流入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因為朝廷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而韃靼沒有這個能力,可惜這是在考場,很多東西無法一吐為快。

建立互市有利於邊疆和平,對於生活物資可以不限量供應,換取來的馬匹可以用來訓練騎兵,牛可以用來耕種田地,只要管控得力,不用對互市交易的時間、地點、規模嚴格限制,只要保證鐵器不流入韃靼,可以將互市作為常態化的經濟往來。

事實上,弘治後期明蒙經常交戰其原因便是,小王子即位後蒙古各部聯系更加緊密,物資需求更大,互市滿足不了韃靼日常所需,所以才會通過戰爭來劫掠物資。

李傑在文中也提到,軍事力量是互市的基礎,如果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威懾,以韃靼人的思維,必然會發動戰爭來獲取物資,在交易過程中所得的部分收入應該投入到邊防中,增強軍事力量,讓韃靼人不敢輕舉妄動。

後面的兩道題目一道是倫理方面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要求考生們闡發自己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觀點;另一道則是文教類的「好學者為福也」,要考生們對孔子愛好學習的理論及行為做論述。

最後兩道題目出的中規中矩,很難出彩,畢竟同前三道策問相比,這兩題稍微有點務虛,李傑回憶往日所學,中規中矩的寫完兩題,策問想要出彩只能靠前三題了。

畢竟其他考生可不像李傑一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古時交通不便,消息傳遞閉塞,除了那些官宦子弟,大部分舉子對於具體的事務了解的並不會太多,在具體事務處理中,李傑比那些高官子弟還要出色。

五道策問寫完,李傑先是檢查了一遍,謄正完畢便交卷了。

在走出貢院的那一刻,這次會試正式結束了,靜待二十九日放榜即可,同一批出來的舉子,臉上均掛著輕松的笑容,也有不少考生抱怨此次策問考試的內容太過刁鑽了,不論是鹽政、治黃還是互市對於大部分士子來說平日里很難接觸得到。一秒記住 海岸線小說網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