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什么圈子都沒有的晨曦(2 / 2)

商海風雲 卷簾西風1 1637 字 2020-06-01

顧曉妍嘆了口氣:「不是一個兩個人,是很多人,以項管辦主任劉漢英為代表吧,其實,別看平日里這幫人都不怎么吭聲,那是因為胡總在平衡各方利益方面始終做得不錯,而現在任命你為辦事處主任,傻子都能看得出來,將來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還會擔任分公司經理,這就等於打破了這種用人平衡,讓某些人覺得非常不爽,因為在他們看來,所有這些好事,都應該是在他們的圈子里平分的,而現在胡總居然把這個肥差給了一個圈子外的人,所以,自然就憤憤不平了。」

劉漢英這個人,陳曦沒怎么打過交道,但對他也有所耳聞。

在華陽集團這樣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大型國企中,拉幫結派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而劉漢英便是其中的領軍人物之一。

他的父親也是華陽集團的元老,要論起來,應該和胡海清是一輩的干部,當年也曾入朝參戰,榮譽等身,幾年前就已經過世了。他是家中的老幺,幾個哥哥姐姐,要么是部隊的高級軍官,要么是省市兩級政府的部門領導,雖然不能算位高權重,但也都屬實力派人物,而他本人,則任華陽集團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全公司所有工程項目統一協調管理。

在華陽集團,類似他這種父一輩子一輩的職工很多,他們從小生活在一個大院,小學中學基本都是同學,參加工作後自然互相提攜,所以結成了一個非常牢固的圈子,事實上,胡介民也曾是這個圈子的主要成員之一。

當然,除了這個圈子之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圈子,比如楊之謙一類的干部子弟,這些人大多是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被父母安排到了華陽集團,雖說在公司內部沒什么根基,可家里人卻有著非常豐富的人脈,所以也自成一派,相比起公司子弟那幫人,他們的學歷和素質相對高一些,雖然人數不多,但更有話語權。從某種角度上說,顧曉妍就屬於該派的代表人物。

就連集團里的復轉軍人,都有自己固定的小圈子,而像陳曦這種農村家庭出身的,沒有任何根基和背景,當年全憑運氣進入到華陽集團的人,是不被所有圈子所接納的,基本上都是散兵游勇、各自為戰,這也是他這么多年,始終沒被提拔的原因之一。

在企業當領導,把經濟效益搞上去自然是第一位的,而平衡各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否則,業績再好,也難逃被擠兌的命運。劉漢英當年就曾多次在非正式場合講過,要不是兄弟們賣命干活,胡介民能坐穩這個位置嗎?言外之意,只要兄弟們撂挑子,胡介民也玩不轉!

這句話,倒也並非危言聳聽,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說得就是這個道理,不論多大能耐,如果沒人幫襯著,工作也很難開展。

胡介民自然深諳此道,主政十多年,始終在謀求一種平衡,讓大家利益均沾,都能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才能在公司保持極高的威信。然而,這次破格提拔陳曦,卻顯然違背了之前的規律。

「其實,矛盾的種子在任命楊之謙為公司副總之時就已經埋下了。劉漢英他們當時就對此很不滿,可是你也清楚,楊之謙的舅舅是市委秘書長,這幫人也知道不好惹,於是也就只能忍了,現在把你提拔起來了,這下就算捅了馬蜂窩,劉漢英、楊學義、薛明等等吧,昨天在會上一唱一和的,都持反對意見,胡總當時就黑了臉,連不愛干就滾蛋這樣話都說了。」顧曉妍輕聲說道。

這幾個人,都是那個圈子里的代表人物,楊學義主管安全,薛明是基地公司的經理,在華陽集團,都是響當當的牛逼角色,甚至可以跟胡介民拍肩膀論弟兄,尤其那個楊學義,據說當年和胡介民還一起在社會上混過,磕頭拜過把子,現在到了胡總辦公室,也是不用敲門就可以進的人。

唉!這他媽的都是大佬啊!說良心話,之前,陳曦從來沒把這些人放在眼里,你有天大的能耐與我何干?我又不找你辦事,也不跟你借錢,你牛你的,我干我的唄!可現在則不然。

要想在崗位上站穩腳跟,這些人中的任何一個都得罪不起,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盤根錯節的一大幫人,別說背地里給你拆台,就是來個非暴力不合作,事事掣肘,就足以把你折磨得死去活來。

「要不,我給胡總打個電話吧,別讓領導為難,我個人無所謂的,當我的統計員,一樣逍遙自在,省得天天看別人的臉色。」他嘟囔了一句。

不料顧曉妍卻道:「你以為這么跟胡總說,他會覺得你懂事,知道體諒領導的難處嗎?我告訴你,他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而且永遠不再看你一眼,這么多年了,你難道還不了解他的性格嗎?」

一句話頓時提醒了陳曦,是的,胡介民頂著壓力提拔了我,而我卻未戰先怯、臨陣退縮,這豈不等於是打胡總的臉?以胡介民的個性,打了他的臉,起碼在華陽集團,你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見他默不作聲,顧曉妍繼續道:「陳曦,我打電話告訴你這些事,是要你加倍努力,工作上不能出現任何紕漏,不是讓你打退堂鼓的,我警告你啊,現在的形勢,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不管有什么困難,都得咬著牙挺過去,只要業績上去了,這幫人自然就閉嘴了。我別的幫不上你,目前的工程,我會在資金人員和物資方面,優先滿足安川段的,你就放心大膽的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