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2 / 2)

梁承君的言行舉止,不似個街上討生活的,倒像個讀書人。他的出現,對於方言來說便是及時雨。

方言又上下打量了著這個人,看著面相是個好的,但人心隔肚皮,他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被騙。

客棧里同來的人估計也沒人懂胡語,便是回去找人也沒甚用處,貨物拉來拉去也總是要賣的,又抬頭看了看偶爾巡邏而過的士兵,方言終於點了頭。

梁承君不禁熟悉胡語,還對東市這面的物價了若指掌,方言說了想換的東西,他便幫著討價還價。

才到午時正,車上的貨物便賣掉了一半,地上竟然擺了好幾堆貨物,有些狼皮、熊皮等皮子,還有些冬蟲夏草和貝母。

看著時間該吃午飯了,方言便出了東市口去尋了個餅店,買了一摞餅。

買回來的餅,方言吃了兩個,給了梁承君兩個,剩下的都進了鄭大寶的肚子。

晌午大家都要吃飯,賣東西的人大多帶著干糧,就著水對付一口,來往的人少了些。

方言本來坐在馬車上與地上的鄭大寶說話,待一轉頭看見梁承君的側臉,便覺熟悉,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鄭大寶見方言盯著梁承君看,心中不高興,腳下蹭了兩蹭便擋住了方言的視線,待方言又要歪頭去看時,他也跟著歪頭去擋。

方言看著鄭大寶幼稚的動作,失笑道:「你做什么?」

鄭大寶自然不好說原因,便只是看著方言笑。

知道他的意思,方言便不再看,只是有些疑惑地問道:「你不可覺得梁承君眼熟?」

鄭大寶監視了那人半上午,從頭到腳都看過不知多少遍,一點也未覺眼熟,隨即搖了搖頭。

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起來,方言也不糾結了,正好這會兒人不多,他便想到處逛逛,看看東市都有些什么。

顯然互市開了有些年頭,漢人、胡人都已經形成了習慣,交易也算亂中有序。不過天氣越來越冷,這幾日已經進了九,再過上些時日便是三九天,胡人也急著賣掉手中的存貨,換些平日里得用的東西。

一路走來,胡人的攤子多是賣皮子的,各種各樣的動物皮子,皮毛都比較厚實,只是鮮少有做成成衣的。也有些骨頭磨成的飾品,樣式很好看,只是方言沒甚興趣。

漢人的攤子則雜七雜八的什么都有,既有棉、麻,又有成衣、瓷器,還有些賣筐、干貨的,方言隨便問了問價,與自己家的棉布換的東西差不多,才放下心來。

總得來說,府城運過來的貨物價格上翻了幾番,若是將換來的貨物都運回去,必然能賺上一大筆。

方言閑逛了一圈,見沒甚新鮮的,便想往回走,突然看見角落里有個賣水袋的,便湊過去瞧了瞧。

擺攤的是個胡人,他面前的地上鋪了塊皮子,上面擺了幾個鼓鼓囔囔的水袋,看著質地不錯。

來時路上方言只准備了一個水袋,因著誤喝了一次酒,鄭大寶便將水袋讓他帶著,而鄭大寶多是吃雪解渴,方言於心不安,這會兒遇見賣水袋的便想換上一個。

方言拿起一個水袋,打開來,便聞到一股酒味,還帶著些酸氣,不禁皺了眉,怎得一股怪味兒?

見方言皺眉,那個胡人用生硬的漢話說了兩個字,「酒。」

蓋上蓋子,方言將那水袋放了回去,不知道什么酒,反正他不喝酒。

起身走了沒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