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1 / 2)

功能 和功能!2007年2月走訪一個小山村,在村中小店歇腳時,小店老板告訴我說,有一段時間每天早晨煙攤的煙都會少幾包,但總是抓不到人,最後還是孩子自己「窩里反」才知道,是三個父母都打工去了的孩子聯手做的手腳,為的是用煙換幾個錢去上網。

一次在乘火車外出采訪的途中,一個經常跑外地做衣服生意的河南籍中年婦女跟我聊,說這幾年她每次坐火車從外地回鄉,剛進入家鄉地界,火車上都會有工作人員用廣播提醒旅客注意錢包,說本地小偷最厲害。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她的內心都像有針在扎一樣,「其實這些小偷也就是無父母管教的半大孩子」。就是這些無人管教的半大孩子,犯事了抓進派出所去接受教育,放出來又繼續作案。讓家長管,家長連人影都找不到;告到學校,學校最多也就是罰站,還能怎么樣。開除?開除更沒人管了。這些孩子從小偷小摸開始,有的天長日久漸成大偷,甚至發展到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2003年下半年,湖北省羅田縣南家山村的一個孩子從爺爺那里要不到錢,就到縣城偷了別人的摩托車騎回家轉手賣掉,後來被抓進了派出所。

——2005年4月,四川省中江縣一七十二歲的老人被人發現死在自家的糞凼里,頭部有傷,頸部有一根繩子。德陽、中江兩級警方經調查,確認這是一起由盜竊引發的殺人案。經摸排,系十五歲的初二學生冉某所為,其父長期在外打工,其母患精神病,冉父托親戚平日代管冉某。經審訊,冉某交代了盜竊殺人的犯罪事實。書包網。想百~萬\小!說來

天使美麗不再(5)

——2006年7月,安徽省懷遠縣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搶劫案,被告人是兩個少年,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五歲,因犯搶劫罪被分別判處刑罰。這兩個少年系懷遠縣淝河鄉同一村的鄰居,他們的父母均在上海打工,把他們留在家中讓隔代的祖父母來監護他們。因祖父母年事已高,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管制,經常上網打游戲,錢花光了,想到平時在網上常打的一個叫「暴力警察」的游戲,於是便模仿里面歹徒搶銀行的場面,到學校去搶學生的錢,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007年4月,江蘇省某小學年僅十四歲的周某因瑣事與同學發生矛盾,在課間的短短幾分鍾內就將同學打致重傷。據了解,周某的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周某平時由祖母照料,生活中無人交流,養成了孤僻的性格,以至於遇事沖動偏激,終於釀成了傷人入獄的苦果。據警方數據統計,自2003年以來,這個縣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的孩子系留守孩子,所涉及犯罪包括故意傷害、盜竊、搶劫等等,留守孩子犯罪率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哈爾濱市南崗分局一派出所曾接到過一起報案,一家倉買丟了四千多元現金。案件很快被破獲,實施盜竊的是三名未成年人,而參與其中的十二歲的小強原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曾擔任過班長。因九歲時父母出門打工,他由七十多歲的爺爺乃乃照看,情況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少了父母約束的小強開始厭學,經常出入錄像廳和網吧,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到案發前他已曠課很長一段時間了,並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而此次實施盜竊,小強也是因為沒錢上網吧了。

四川眉山市某縣2003年未成年人參與刑事犯罪的有23人,其中屬於農村留守孩子的就有12人。2002年至2003年8月,達州市宣漢縣未成年人犯罪的有51人,其中22名系外出務工農民子女。而據筆者所調查的十七個看守所顯示,農村留守孩子犯罪都占到了當地少年犯罪的68%以上。

以上所舉案例不論是初犯屢犯,還是主犯要犯,其實只是留守孩子犯罪群體的冰山一角。留守孩子違法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當中的一個新動向。近年來,這一特殊的群體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解放日報》2004年8月31日載:無論是有意識的仇視還是不自覺的誤入歧途,廣泛的留守狀態確實成了適宜繁殖「問題少年」的豐厚土壤,從而既使中國近年來的犯罪浪潮愈加凶猛,也為今後的犯罪提供了龐大的預備軍。對兩項分別來自法院系統和公安系統的數據進行簡單對接,可以確信上述判斷確實不是聳人聽聞。

——2000年—2004年,全國法院判決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的幅度逐年上升,而截至2005年7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

——公安部的調查顯示兩個「大多數」: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

近些年來,留守孩子違法犯罪還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多樣化、集團化、手段成人化等特征。我所調查的一個縣級市,2005年8月批捕的順子等八人故意傷害案,僅因一人因瑣事與人發生矛盾,順子等即結伙持刀持槍將四名受害者砍成輕傷,抓捕的八人中年齡最大的十八歲,最小的十六歲,其中留守孩子七人。《農民日報》2005年6月6日報道,浙江省蒼南縣破獲的一個由農村未成年人組成的「五街幫」犯罪團伙,涉案三百余起,其中包括綁架、搶劫、qg等惡性犯罪活動。在《南方日報》報道《呼和浩特:懵懂少年緣何踏上不歸路?》中,由13名青少年組成的特大搶劫團伙被辦案警察稱之為「出手這么毒辣的孩子還是第一次碰到」。無獨有偶,新華社《新華縱橫》記者陳淼、編輯張如儀以《少年踏上不歸路》為題,報道的貴州省天柱縣留守孩子吳某涉嫌「殺人、搶劫、綁架、縱火」等被當地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事件,吳某亦被當地警員稱為「從警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喪心病狂的犯罪嫌疑人」。

在我調查的一個看守所,幾名犯人都曾對我說起這樣一件事,前不久因吸毒二進宮的一艾滋病少年在被父母接回家的第一晚,即用針管注s大量的毒品自殺身亡,令其父母痛不欲生。與他同在監室的監友說,令他絕望的不是艾滋病而是父母,父母是他最恨的人。他說過,他寧可流浪,寧可坐牢,也不會回到父母的生活中。他認為,從小父母就把他丟在家里不管不顧,自己去打工,沒人管他,他才結交社會上的朋友的。毒品也是被人誘騙誤食後上癮的,艾滋病也是吸毒染上的。

注:

文中孩子用名均系化名。

文中詞作均引自當代著名詞人蔡世平《蔡世平詞選》。

附錄(1)

附一

致全國農村留守孩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孩子:

你們好!

雖然我沒有與你們一一見過面,但是我知道,你們都有著花兒一樣的笑臉,鳥兒一樣的笑聲,彩虹一般的夢想,金子一般的童心。而且我還知道,你可能還有著一個不想被人知道的小小心事。因為父母的外出打工,突然沒有了父親母親陪伴的你,從此少見父母身影、少有父母音訊,感覺這個世界上陡然缺少了一種不可替代的溫暖與保護。你在不得不品嘗生活中的某些苦與痛之後,一顆本來還很幼小、稚嫩而且總是在期待父母百般呵護與關愛的心,便開始變得敏感、自卑起來。感覺缺少父母溫情的你,對親情開始有了悲觀,對生存價值開始有了懷疑:「父親、母親,你們是不是不要我了呢?」你的內心,由此有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痛苦、掙扎與徘徊。甚至在某一天,陡然看到別人家孩子的父母雨天送傘、寒冬送衣,或者是母子相攜著從你身邊走過的時候,本來還在和同學們一起笑著鬧著的你,一下子就淚流滿面,內心充滿了對父母的哀怨。回到冷清的家,看著年邁的爺爺乃乃、外公外婆,或者總是在忙碌著什么的親戚,面對一間沒有父母的房子,你對自己這種清冷的生活有了從來沒有過的自憐,對這種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突然有了深深的厭惡與絕望,甚至,你還對你的家庭、你所在的學校、你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開始有了從來沒有過的冷漠或敵視。

如果是這樣,親愛的孩子,請聽我說:不要悲觀,也切莫失望,更不要因此對人生喪失原有的夢想。當生活呈現給我們這些,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接受它!而且不僅是接受,我們還應該在這種生活的磨煉中,學會適應,學會改變,學著以自己的力量振奮自己的精神,增強自己的斗志,活出一個感恩的、自豪的、快樂的自我!

為什么呢?

一、作為留守孩子,我們同樣應該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