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2 / 2)

「娘子,扇子。」柳葉兒遞來一把海棠團扇。

如今天熱,拿著團扇既能扇風去熱,也能遮臉。放眼望去,到處衣飛舞,有不少年輕女子,有戴著帷帽的,也有膽大的直接拿扇子伴遮了臉,亦有原本戴著帷帽,卻又將輕紗撩起,扇子遮著臉四下張望,說不出的新奇。

許叔留著看車,其他人順著行人往里走。

這邊已經形成一個小集市,吃喝盡有。

當然,人們聚在這里主要是觀賞文會。文會便是由竹山書院提供一個場地,各地學子齊聚,一起辯論學問。高深之處外人不懂,但其中一個環節很得民心,那便是詩才大會。例如人們津津樂道的章銘、蘇桐等才子,便是以詩才出名。

江堇姝看似游賞,實則早被萬竹山吸引。

山的外圍尚且不太顯,但深處便覺不同,哪怕離得遠也能感應到靈氣的濃度比蓮花山那邊更甚。早先讀地志就了解了這片山,二三百年前這里寺廟道觀興盛,更有傳聞此地出過仙人,還有各種成的草木傳說。傳說不可盡信,但綜合各樣故事,不可否認此地是個寶地。

若是在這座山里修行,應該事半功倍。

現在顧庭恢復正常,明年若下場,過童試不難。

她應該安排個合適的時機「離開」顧家,在此之前,得安排好柳葉兒等人。

這比她一開始預定的離開時間提早了好幾年。

第41章第41章

走得累了,江堇姝找了家尚有空位的涼棚歇腳,叫了一壺花茶。

站在山腳下,只看到綿綿竹林深處隱約透出書院的白牆,倒是一條石條步道依著山勢橫卧,一頭通往書院,山腳這頭顯得更熱鬧,搭起了寬闊場地,拾的格外干凈整齊,桌椅條案一應俱全。

「來啦!來啦!」周遭一片騷動,人人引頸眺望,但見從書院的方向走來一群人。

這些人衣著分明,後面跟隨的人乃是書院院長、老師以及出眾學子,為首的幾人穿著各色官服,旁人眼生,倒是本地知府姚縉是見過的。按理來說,知府已是本地最大父母官,但此時姚縉卻站在副位,正中間站著的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子,儒雅俊朗,笑意溫和。

江堇姝看著面熟,略一想,記了起來。

猶記得先前夜出,歸家時在巷子里遇到三個人,那三人似被人跟蹤,面帶憂色,腳步匆匆。哪怕她對此事並不在意,但到底修真之人,過目難忘,清楚記得對方長相,正是今日地位顯耀之人!

再聽周遭之人議論,頓時明了此人身份。

季文揚,本省提督學政。

提督學政乃是主管一省教育科舉的官員,由皇帝欽點到各省主持院試、歲科兩試,並督察各地學官和生員。學政並沒有固定品級,都是各帶在京的品級,因此有從二品的,亦有三四品,甚至五六品。但不管品級高低,都與地方官截然不同,因為學政不屬於地方官系統,而是欽差,哪怕品級再低,卻能和從二品的一省布政使、按察使平起平坐。

季文揚在京時只是正五品工部郎中,舊年欽點到本省,一直在各府督管考試。

姚縉這般恭敬季文揚,也是希望對方對本府教育科舉方面不要太苛刻,畢竟學政歸京會得皇帝召見,若是季文揚說了什么不好的,對他也頗有影響。因此,寧願恭敬些,大家客客氣氣、和和氣氣。

竹山文會算得上是本府一項盛事,邀請本省學政主持,倒也在理。

江堇姝到底對文會興趣不大,見人群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