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2 / 2)

江堇姝一直表現的很平常,便是顧庭自己也毫不擔心,從考完開始就不談論,書也不讀,倒是靜心修煉。提到修煉一事,短短三四個月的功夫,顧庭從重逢時的練氣五層晉升到現今練氣七層。

要知道,這段日子顧庭主要是讀書,每日就早晚各修煉一個時辰。他也沒用聚靈陣,只江堇姝將現有的聚靈丹供給他一些,那也是有數的東西,偏他天賦過人,修為漲得很快。

現在倒是江堇姝壓著他的速度,只讓他用心打磨,得提升太快積累不夠,以至於法力虛浮,那對往後築基沒一點好處。

顧庭對此並不在意,她如何說,便如何聽。

卻說他們這邊每日清閑自在,章銘卻耐不住。

章銘輩分低,實際只比顧庭小兩歲。若依著兩人的成長來看,顧庭前面十八年是個「幼童」,應該是章銘閱歷更豐富,心思更沉穩,但情況卻是相反。平日看不出來,真遇著事,章銘到底浮躁,顧庭則是一派淡然。

這並非是因顧庭修真的緣故,而是顧庭本性對科舉出仕的看法與章銘不同。

章銘自小便因其祖父彰泰頗受關注,素不敢懈怠,及至考入竹山書院,文才傳出,博得一番名聲,那時也是意氣風發。似他這樣,一早便定好了將來要走的路,他讀書做文章都是為了科舉出仕,為自己博得一個前程,也為家族榮耀繼往開來,這是他的野心,也是他的責任。

正是清楚這一切,看重這一切,他的壓力才會大,神才會緊張。

顧庭呢,他的確喜歡讀書,但純粹的只是喜歡讀書而已。之所以要參加科舉,是為完成先父的遺憾,為了讓顧老太高興,顧家的門楣榮耀等事,其實他並不在意。

看懂這些,便知顧庭是怎樣的人,如此來他修煉迅速,也就不值得太驚訝了。

江堇姝和顧庭是淡然了,但常樂可沉不住氣,便是小雪也顯得焦慮,兩個人就守在院門口,時不時的朝巷子口張望,甚至還望跑出巷子去觀望一番。這里離大街不遠,若是聽見遠處傳來嗩吶鑼鼓響,兩人立刻把心一提,眼睛里止不住的期盼,待得那聲音遠去,兩人嘆口氣,滿眼失望,卻又小心翼翼看眼顧庭,生恐他也失落。

約莫到了辰時,有鼓樂聲朝巷子里來,常樂一個子就躥了出去。

然而不必等常樂回來,江堇姝早已聽見那邊報錄人的喊聲。

「李正良,中了一百八十九名。」

果然,那邊的熱鬧往李家去了,不少鄰里去瞧熱鬧,沾喜氣。

報錄人聲音洪亮:「捷報李翰林之子,諱正良,高中辛未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九名貢士,金鑾殿面聖!」

李家大門敞開,李翰林攜著兩子俱在門外,此時接了喜報,滿面喜色。李家早備下豐厚的紅封賞了報錄人,又燃放炮竹,聲聲歡鬧喜慶。

章銘也在一旁恭賀,心下卻有些黯然。

章銘當初決定參加會試,從祖父態度中便猜出自己文章還差些火候,家里的意思也是讓他來經歷經歷。到京城後,李翰林每回出的試題,他多半都有覺吃力,再看顧庭和李正良,自覺不如多矣。

哪怕早有准備,真的到了這一日,難抱著一點僥幸期盼。

捷報乃是由低到高,李正良已是一百八十九名,前面沒他,後面更沒了。

思及顧庭,有心去問一問對方情況,又怕對方捷報未到,他這么去未不妥,只得先按捺下來。

李家已往各親友故交家報喜。

常樂看到這里,只得喪氣返回。

顧庭見了笑話他:「你跑來跑去不累?總歸早就考完了,名次也早已錄完了,你就是把腿跑斷了,若我真沒中,你又能給我跑出個名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