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2 / 2)

老大是女郎 羅青梅 1242 字 2022-07-10

房里眾人雖各持己見,氣氛卻很平和。

趙師爺坐在朝南的一張桌案後,眉飛色舞,一邊剝花生,一邊笑道:「你們別問我,我當然更喜歡傅雲的文章,不然我干嘛上趕著給他當老師?我也不怕你們說我偏心,我就選他!」

山長姜伯春笑著搖搖頭,看向其他人。

傅雲和蘇桐的考卷中帖經以及其他詔告策表、天文地理部分答得一樣好,沒有一絲錯漏之處。但就如科舉應試不會一屆出現兩個狀元一樣,江城書院的考試從來沒有並列第一之說。

姜伯春只能從兩人自選題的八股文來分孰優孰劣。他雖是科舉出身,八股文卻做得並不是很好,當年全因為恰好猜中題目才僥幸得中,名次也排在最末尾,仕途上沒什么建樹。年老之際,朝廷選派他擔任山長一職,他激動難安,亦生出幾分雄心,想竭盡全力為國朝栽培更多有真才實干、於國於民抱有仁愛之心的人才。

先看完蘇桐的八股文,姜伯春眼前一亮,技巧上還差了點,但字里行間可見功底,是個好苗子,本以為拔得頭籌的人選已經出來了,但再看過傅雲的文章後,他忍不住嘴角上翹,輕笑出聲,氣勢凌厲,格式嚴謹,也是一篇佳作。

姜伯春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到底判誰為第一,只好將主講、副講們召集一堂,由眾人評判。

結果不巧,今年禮聘趙師爺為主講,教授人數剛好湊成了十二之數,大家辯駁來辯駁去,一半人選蘇桐,一半人選傅雲,還是爭不出結果。

其實如果趙師爺識趣,為避嫌自動退出評判之列,倒是好辦。

但趙師爺是什么人?豈肯為避嫌就把第一名拱手讓給蘇桐?

他不僅不退出,還非要堂堂正正選自己的大外甥。

兩方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僵持不下。

姜伯春不是意志堅定之人,神情為難。

老成持重的主講梁修己喝口茶,緩緩道:「我尤其愛傅雲的一筆字,端妍潤麗,雖是台閣體,但未失歐、趙風骨,有大家風范。雖說筆法還是欠缺了點,結體還要再練練,不過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能寫出這么好的字,難得啊!」

書法家沈度的楷書婉麗飄逸,雍容矩度,深受明成祖喜愛,誇他是「我朝王羲之」。當時朝廷很多金版玉冊、重要制誥、典籍文書都出自他的手筆,台閣重臣們也以此字體起草昭告,因此這種書體也稱為「台閣體」。為迎合帝王喜好,也因為八股科舉要求,讀書人紛紛效仿,台閣體流行一時。

以至於到後來,科舉考試必須以台閣體書寫,不會寫標准方正的台閣體等於無法進入翰林院,而且字形大小、粗細統一都有一定得要求,不能自我發揮。

過度要求字體的標准規范,導致書體全無個性,造成其千人一面、了無生機的局面,喜愛書法的文人大為痛惜,極為抗拒台閣體的演變,但大勢所趨,無可奈何。

人人皆習台閣體,並不表示這種書體輕易就能寫得好。

梁修己篤好書法,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幼時師從名師,一手楷書寫得挺勁雅正,給人以神采奕奕之感。

眾位主講見他開口誇贊傅雲的字,自然不會出言和他唱反調,紛紛點頭附和。

「他的字確實寫得好。」溫雪石起身,走到梁修己身邊,幫他續了杯茶。

梁修己抬手做了個表示客氣的手勢。

溫雪石微笑道,「可論文章,他觀點強勢,語多奇警,雖然能自圓其說,還是失了庄重之調。蘇桐的文章文字曉暢典雅,緊扣題旨,語句朴實無華,對偶齊整,元氣內蘊,略有古風,若細加雕琢,必成大器。」

眾人齊齊點頭。

「雖這么說,我還是喜歡傅雲的破題,揮灑自如,字字鏗將,我都被他說服了。」

一名副講笑呵呵道。

大家互望一眼,都笑了。

「傅雲年紀比蘇桐小。」

趙師爺見縫插針,嘀咕一句。

眾人停下爭執,笑得更加歡快。

他們身為師者,喜歡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少年學子,即使他的觀點隱隱有離經叛道之嫌,同時也欣賞沉穩含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