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8(2 / 2)

老大是女郎 羅青梅 1243 字 2022-07-10

傅雲英哭笑不得。

傅四老爺不顧她阻攔,看著下人把箱子抬到騾車上去,道:「你不曉得,現在縣里的私塾和族學都用這本書教家里的後生寫文章,人人都羨慕我,說我們家祖墳風水好,子弟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他給傅雲英使了個眼色,小聲說:「等他們曉得你二哥考中貢士,咱們家得把祖墳修一修,最好建牆圍起來,縣里人准得打祖墳那片山的主意!」

……

桃花落盡的時候,天氣一日比一日熱起來。

這天早上落了場急雨,雨後滿地殘紅,泥水漫到甬道上,待雲銷雨霽,庭間一片泥濘。

學長李順找到在藏經閣前張貼新書通知的傅雲英,「傅雲,山長要你去正堂。」

「正堂?」

正堂平時都是關著的,只有遇上重大事情才開啟。

傅雲英先回東齋換了身衣裳,匆匆趕到正堂。

正堂卻沒開,只開了第一重院門,姜伯春站在大牌匾下,遙遙朝她微笑。

仿佛預感到什么,她突然緊張起來,心跳如鼓,一步一步走到台階下。

「傅雲。」姜伯春微笑著道,「不久前我和眾位教授約定,如果你次次考試都能拔得頭籌,就把去國子監的名額給你……」

傅雲英心跳加快了一瞬,沒說話。

按例,地方每隔三、五年可以選拔一名年輕有為的人才送往京城入國子監學習,聽起來只是換一個地方讀書,但天下人都明白其中的不同,去國子監的人不必上學,他們只是走一個形式,為入仕打基礎。

人人都曉得想當官必須考科舉,想當大官必須考進士,所以天下文人寒窗苦讀,讀到頭發花白也要掙一個功名在身,沒有功名就沒法做官,沒法出人頭地。

但凡事總有例外。

比如某位大臣,從來沒考過進士,他只考中秀才,先從芝麻小官做起,一點一點熬資歷,後來因為政績突出,慢慢被提拔上來,幾十年後朝廷任命他為主考官,讓他寫一篇八股文,算是象征性給他一個功名。

這種例外一兩百年來只有那么寥寥幾個。

通常來說,舉人會試落第後謀個官做,慢慢熬資歷,熬到白頭也只不過是個知縣。

國子監是另一個例外,它是未得科舉而想要入仕做官的人最好的選擇,它幾乎就是為權貴功勛子弟而設的,一般老百姓想入國子監讀書,根本就是痴人說夢,還不如去考科舉實在點。

地方舉薦人才聽起來很公平,其實早就作廢了。

江城書院這些年並未舉薦人才去京城,為什么姜伯春會忽然提起這個?

作者有話要說:國子監在不同時期作用是不同的,比如明初做官其實有三個途徑:考科舉,舉薦,國子監。

文中的設定和明清任何一個時期的都不同,簡單來說,就是進入國子監的話,等於不用考科舉就可以做官。

☆、噩耗

春雷陣陣,一夜驟雨。

翌日早起,庭院里落了一地的殘花敗葉,青石板上濕漉漉的,枝頭葉片被春雨洗過,肥厚鮮潤,綠得流油。

學生們在袍衫外加了一件罩衣,拿著掃把、簸箕,清掃石階前的泥濘,說笑聲起此彼伏。

王大郎穿過院子,踏上石階,擦干凈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