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2(2 / 2)

老大是女郎 羅青梅 1246 字 2022-07-10

傅雲英建議農官在本地推廣紅薯。

農官為難道:「其實只要能填飽肚子,種啥都行,但是一來我們沒有種子,二來每年交稅,這些東西沒用處。」

老百姓什么都不求,只求一個溫飽,真要他們種,只要產量大,他們還是願意種的。

傅雲英想了想,道:「種子的事我回京以後想辦法,你先找菜戶學會怎么侍弄這些庄稼,等種子到了,再教縣里的人種,一開始不必種太多,看成再說。」

農官應喏。心里有些詫異,以前來主持春耕的京官都只是過來虛應差事,過了春耕就走,這位傅大人竟然真的關心起本地的農事。

也許他只是口頭上說得好聽罷了,回京以後肯定就把這事忘得一干二凈。

不管農官怎么想,傅雲英回到驛站以後,立刻鋪紙,預備向朝廷請示往良鄉下發種子。

翌日是正日子,縣里舉行春耕祭天儀式,傅雲英擔任主祭。

縣城北邊一大塊原野上搭起高聳的簡陋祭台,案前供三牲瓜果,旗招展,迎風獵獵。

傅雲英站在祭台前,朗讀自己寫好的一篇祭文。

台下的老百姓雖然聽不懂,還是虔誠聆聽,關乎一年成的事,馬虎不得。每個人都屏氣凝神,盼著神佛能聽到他們的禱告,保佑今年風調雨順,能獲更多糧食。

傅雲英一人獨站在高台上,聲音清朗,長身玉立,衣袂迎風翻飛,容色清麗,恍如仙人。

台下老百姓看她的眼神愈發敬畏。

儀式過後,袁三和傅雲啟立刻護送傅雲英離開。

不走不行,老百姓們如潮水一般往祭台前涌,等著搶下她身上佩戴的佩飾或是帽子、汗巾什么的拿回家去供起來,求個吉利,她再不走,很可能被扯掉衣裳。

她下了祭台,聽到身後喧嘩聲,回頭看一眼,老百姓們正奮力往祭台上爬,一個個爭先恐後,唯恐被別人搶了先。

縣衙的人也不管,因為大家認為這能給一年帶來豐,祭台上除了祭天用的東西,剩下的老百姓可以隨便拿。

前面的路被堵起來了,一伙打扮體面鄉紳模樣的人朝傅雲英拱手作揖,也想找她討一個吉利。

傅雲啟上前兩步,想驅散他們。

鄉紳們苦苦哀求。

「這真是……」

傅雲英哭笑不得,摘下腰間掛的香囊、絲絛之類的佩飾,給袁三,「拿去給他們罷。」

袁三嘿嘿笑,拿了東西拿去給那些老百姓。

手快搶到佩飾的幾個人心花怒放,連忙把東西仔細起來。

周圍的人無不歆羨妒忌。

傅雲英走出很遠後,還能聽見身後的喧鬧聲。

她搖搖頭,遠遠看到一輛馬車停在路邊,周圍護衛簇擁,不知是誰的車駕。每逢春耕儀式,地方縉紳、世家子弟都會前來觀看。

往前走了幾步,她忽然眉頭一皺,低頭摸索。

「老大,在找什么?」袁三看她神情有異,問道。

傅雲英找遍全身,眉頭皺起,「找一塊魚形玉佩,我常帶著的那一枚。」

她記得自己早起出門的時候帶在身上的,剛才摘佩飾給人,獨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