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 2)

子玄道人卻嘆了口氣,答道:「夫人今生結交善緣,性格仁愛,本應該善始善終,無奈你前世落下了冤孽,是以今生不得善終。明年開春,入蜀路上,身染時疫,暴斃而亡。」

李氏大驚,只因她是土生土長的官家小姐,娘家父母兄弟皆是皇都人士,她與蜀地沒有任何瓜葛,怎么可能明年開春時去往蜀地?又怎么可能身染時疫,暴斃而亡?

李氏勃然大怒,只道是子玄道人在胡言誑她。

為著三清神像端坐神殿,張夫人不敢當眾發難,只能一把牽住懵懂無知的張若玉,領著一干人馬氣勢洶洶地回了丞相府。

待張道順下朝歸家,李氏便將子玄道長演算的那三卦一五一十地說給了老爺聽。

她本意是想私下抱怨抱怨上清觀那欺世盜名的假道士,卻沒想到張道順聽罷三卦,頓時眉頭緊鎖,深感不安。

想那上清觀流傳百年,聞名遐邇,所算所演皆是天命,解卦解簽無一差錯。子玄道長是出家人,何苦說這種胡話來哄騙李氏?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要哄騙李氏,那他為何非要編造像「男兒身女兒命」這樣離奇的胡話?

是夜,張道順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那李氏到底是婦道人家,不懂得君門萬里,風雲莫測的道理。

丞相之位,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更是眾矢之的,稍稍行錯一步,便會粉身碎骨。

張道順想著那九年劫數的卦象,深感惶恐,日思夜想,寢食難安。

李氏卻不以為然。

只因她平日孝順公婆,疼愛幼子,順服丈夫,溫柔賢淑,從未有過半點失德。

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老天爺總不會讓她落得個暴斃而亡的結局罷?

正所謂問心無愧就不懼神鬼,沒過多久,李氏就將算卦一事忘到腦後。

仲春時節,李氏又攜幼子若玉回娘家省親。

李氏長兄疼愛妹妹與外甥,便設下家宴款待,席間還請來一對雜耍藝人表演助興。

喝酒喝到一半,雜耍藝人便來了。]

小若玉此前從未見過雜耍,便興沖沖地爬上母親膝頭,從上到下仔仔細細地打量這一對雜耍藝人。,

只見那兩人身著粗布麻衣,臉上塗著紅綠顏料,模樣滑稽可笑。

師父長得是賊眉鼠眼,尖嘴猴腮,一上場就朝諸位貴人鞠躬作揖,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徒弟則是一名黃毛少年,大約十二三歲的模樣。

少年長得手長腳長,瘦骨嶙峋,五官應該是漂漂亮亮的,但他兩腮都已經瘦得凹了進去,再漂亮的五官也都脫了相,又兼之衣衫襤褸毛發凌亂,這少年活像是山間猿猴。

雖是低眉順目恭恭敬敬,但眉眼間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陰雲愁緒。

小若玉好奇地看著眼前的少年。

他貴為丞相之子,平時結交的都是些公子小姐,無論男女都生活富足,幸幸福福。

就算是丞相府里的家仆,平日里對著小少爺也是溫柔客氣,滿面春風,以至於若玉從未見過如此愁苦的表情。

雜耍表演開始了。

那師父一手提著鞭子,一手執著銅鑼。用鞭柄猛的一敲銅鑼,便是哐當一聲巨響。

清瘦少年霎時拿出了十八般武藝。或是頂水缸,或是轉瓷盤,或是爬高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