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9章:放血療法(2 / 2)

神醫高手在都市 復仇 1249 字 2020-06-02

而且,西方也有相關的放血治療。

西方的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源自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個「氣」少了「金木」。

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占主導地位的,伽林大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於是就放血。

伽林還和把人體皮下的動靜脈血管和身體各個內臟器管聯系起來,所謂「相表里」,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里」的血管上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臟的病。

不過,葉晨對這放血治療,並不是很熟悉,也沒有給人治療過。

現在也就是聽到孟老先生說起,葉晨一時之間想起而已。

另外,蒙醫其他幾種特殊醫術,包括拔罐穿刺法。

此法是拔罐與放血結合的外治法,先固定某一部位進行拔罐,取罐後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針或皮膚針淺刺幾下,再行拔罐,吸出惡血與黃水,而達到改善氣血運行,治療疾病的目的。

按照孟老先生的說法,本法多選擇肌肉豐滿、富有彈性、沒有毛發和骨骼凹凸的部位進行。其特點是見效快,療程短,簡便易行,病人無痛苦,沒有危險性。

至於蒙醫的灸療術,灸療術是用灸草柱或灸草條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的一種療法。灸療術分蒙古灸、白山薊灸、西河柳灸、溫針灸。

這一點上,和中醫還是非常將近的。

另外剩下,一種蒙醫特色里面,最特色的一種醫術,酸馬奶療法。

酸馬奶療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種傳統的飲食療法。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尤其對傷後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

據研究,酸馬奶中有多種有益於身體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大,還有氨基酸、乳酸、酶、礦物質以及芳香性物質和微量元素。

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奶食、肉食為主,在飲食方法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奶食豐富」,他們將奶酪制成酸奶,制成奶酪。

蒙古奶食中酸馬奶是最高級的飲料。《漢書》里所說的「湩酪」包括酸馬奶。後來的《蒙古秘史》等文獻,對擠馬奶、攪馬奶、「飲額酥克」都有詳細記載。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韃事略》雲:「他們的飲料種類有馬奶、牛奶、羊奶……他們軍用糧食有羊肉、馬*」。

隨著釀制酸馬奶技術的提高,釀酒也在很早就開始了。

《禮樂記》雲:「大臣用馬奶釀酒」。注釋里又寫道:「做馬奶酒,一攪就香,愈攪愈甜,超過一萬次攪動,香氣四噴,味美無比,這叫陳釀」。

蒙古人會釀制酒,對蒙古中華醫葯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發明了用馬奶釀酒這項技術,發展為蒙醫葯中獨具特色的酸馬奶療法。

13世紀前,蒙古人受傷流血,以至於休克時,便飲酸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戰中,成吉思汗頸部被傷,在受傷失血的緊要關頭,者勒蔑不顧生命危險,沖破敵陣找酸馬奶,可見當時對失血過多的人采用酸馬奶搶救。

最後就是蒙醫正骨術,先前,其實葉晨和孟老先生已經說過了。

蒙醫正骨術是歷代正骨醫學家們所積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等一系列病症的療法。

蒙醫正骨術分整復固定、按摩、葯浴治療、護理和功能鍛煉等6個步驟進行,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

不過,中醫的正骨術,怕是就不是那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