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2 / 2)

山水食香 姚風白 1247 字 2022-07-11

玉芝早就想好了:「這干面差不多一斤白面能出一斤半,剛開始咱們每日先做二十斤試試,這煎餅每日先要十斤,也是一斤粉出一斤半的餅。

賣的話我們定價是面十五文餅七文,若是讓我們提供面粉雞蛋的話那么一斤干面能掙七文半,煎餅用的小米面,一斤餅能掙五文半,那么給姥姥姥爺干面四文半,煎餅三文半的錢可好?

若是姥姥姥爺自己出面粉雞蛋,那么更方便了,干面我們十二文一斤,煎餅四文一斤,若是用自家種的糧食來做怕是掙的比之前多。就是一開始要投入一些成本…」

李一土聽了沒說話,沉默一會讓鄭氏把兒子們都叫進來,把這個事一說,問問兒子們的意見。

大舅李根發與兩個弟弟商量一陣,對陳三郎道:「妹夫,我們選第二種自家出面粉雞蛋那個,這樣就是多出些力,能多掙一個是一個!」

雙方皆大歡喜,玉芝提出要立契,三個舅舅都不樂意:「自家兄弟姐妹何必立契!」還是姥爺李一土發話,讓李根發去村長家借筆墨,順帶把村長請來做個見證。

玉芝小小年紀天天跟著哥哥們讀書寫字也小兩年了,一手字雖說不怎么樣但也勉強算得上端正了,這次契約就由她來寫。

可把李家人和李家村村長驚著了,李家村村長誇贊道:「不愧是廩生老爺的妹妹,這也是個才女呢!」

玉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契約內容念了一遍,雙方覺得都沒有錯,就按了紅手印一人一份好。陳家三人帶著李家所有人開始學做干面和煎餅。

只是若是大規模做的話這面就要用拉面了,幸而袁廚子面食上也是一把好手,早就在和玉芝的討論下研究出來這面怎么拉了,陳三郎也跟著學了一手,今日正好教給李家。拉面就要把握好水和粉的比例而且一定要力氣大才行了,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教了半天看著幾人勉強上了手,約好後日把二十斤面條十斤餅送到鋪子去,三人就趕回了駝山村。

干面與煎餅大受好評,空著的窗口終於有東西賣了,日日擺滿了一斤一斤的干面與煎餅,來買的人絡繹不絕,不到關鋪子的時候就賣光了,甚至傳出這個面的諢名叫廩生面,哪怕陳家怎么說這就是普通的面條,人們還是相信這面有美好的寓意,慢慢的這么叫開了,玉芝忍不住搖頭苦笑。

轉眼又到了兆志旬假了,也是陳家新房子上梁的一天,這一日陳家依然歇了一天鋪子,帶著袁廚子與三個小二一同回到了駝山村。

陳家新房前已經站滿了人,村里從未有過這么氣派的房子,這結實漂亮的青磚牆,院子里地上竟然還鋪著青石板!小二進的院子靜靜坐落在人們眼中,仿佛是在等待揭開蓋頭的新娘。

在陳家做過工的後生們與家人們指點著陳家房子的妙處,甚至哪塊磚是他們壘的都記得一清二楚一一指出,引得家人一片贊嘆。

老陳頭穿著前幾天剛做的新棉布衣裳慢慢走來,眾人竟不自覺的讓開一條道,把他美的差點上天,面上卻越發的沉穩的與陳三郎一起與眾人應酬。

待到兆志到的時候,努力保持嚴肅的老陳頭也綳不住了,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