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 2)

後來,李逑去和爸爸住,他的爸爸是個很注重生活品質的人,恢復了單身之後,生活算不上奢靡,但也很好的解決了生理需求,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女人住在家里,李逑撞到過一次,當時爸爸操起花瓶就向他砸了過來。

李逑去醫院縫了五針。

十二歲的時候,在李逑自己的要求下,父母給他買了房子,開始了獨立的生活。李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臉上如釋重負的表情,當時那種透心涼的感覺至今還記憶猶新。

其實活的更輕松了。李逑自我安慰道。

自己一人生活了幾年,李逑對父母愛的渴望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強。

他開始反省,覺得自己要求的有點多。每家父母都有孩子的教育方式,他家的這種,恐怕就是放養吧。

這樣想著,反而對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不是嗎?不論是畫家媽媽,還是企業家爸爸,都在自己的領域開疆辟土,挺酷的。

讓李逑徹底對父母二字死心是他十五歲生日的時候,剛到鹿邑高中的錄取通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放到哪家都是讓父母揚眉吐氣的事。

他給在歐洲尋找靈感的媽媽發了多封郵件,給在上海出差的爸爸打了十多個電話。好不容易通過助理到了回復,沒有多少關心和含蓄,但是滿口答應一定在他生日那天趕回來。

那一瞬間,李逑甚至能把前十五年受的委屈通通丟掉,覺得自己最起碼還是被愛的,只不過父母表達的方式有些不一樣罷了。他還幻想著,久違的一家三口重新坐在一起的時候,說不定能夠感受到家庭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十五歲生日那天,李逑自己訂好了蛋糕,廚藝實在是湊合,就去外面酒店定了一桌子菜,他記著爸爸愛吃的清蒸魚,媽媽愛吃的大閘蟹,城東城西的跑,去那兩家買好了再拎著跑回家。

從五點興致勃勃的等到十二點,到了爸爸助理的電話,有個重要的應酬,走不開。還有徹底沒有消息的媽媽。

李逑掀了一桌子的飯菜,涼透了的清蒸魚和腥味十足的大閘蟹被他踩的滿地都是,還有碎了一地的白色瓷器。

那是他最後一次為了搶奪父母的注意而哭泣。

他打開了蛋糕,點了蠟燭,吹完蠟燭之後,也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和他們劃清界限。

十五歲生日的第二天,他拾好衣服,從他一個人居住的「家」搬了出去。

李逑衡量了物價和鹿邑的生活水平,以每個月2000元的均花銷來算,每年就是24000元,十五年養育的花銷就是三十六萬。從他和父母徹底劃開界限的那天開始,這些都成了他背上的債。

至於父母每個月打到卡里的生活和零花錢,他用過部分來租房和度過一開始的困難時期,也都算在了債務里面。

十六歲的某一天,父母知道了他的做法和決定,只說他沒有必要如此做,卻也沒有過多的反對,只說會按照之前一樣打生活和學。

一家三口,從前在一個屋檐下過著各自的生活,現在在三個地方,各自安好,並且都按照各自認為正確的方式,堅持著自己的做法。

挺好的。李逑扯著嘴角笑了笑。

剛開始生活的確困難,因為年紀小,打工也到處撞壁,和人合租,遇到過變態也熬過了一天吃一個饅頭的日子。現在生活沒那么困難,離他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也許有人覺得李逑的做法毫無意義,但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