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6(2 / 2)

盛唐寵後 王辰予弈 1243 字 2021-03-16

當然了,這項工作上,最大的兩個問題在於,蕭燕綏本人根本弄不清,國內那么多的蔬菜,哪些是原來就在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出來的、哪些是外來物種,以及,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什么朝代何種情況下,哪些新鮮的作物被引入了國內。

當然了,像是西紅柿,或者說是番茄這種常見蔬菜,名字里就帶個「番」字,目測應該是古代的番邦引進的吧……

「農具,」蕭燕綏單手托著下巴認真琢磨了一會兒,打定主意之後,方才開口道:「回頭等我把手上這些事情忙完,有空之後,就去家里的庄子上看看吧。」

古代農具的改良,其實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充分的體現出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問題在乎,勞動人民的經驗,口耳相傳的較多,識得文字的人反而是少數,這也就造成了在很多地方的發明創造上,基本都屬於那種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但是,老人們流傳下來的經驗和年輕人的進一步實踐,都證明了這些規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蕭燕綏本身並非農學出身,也根本沒辦法系統的說出中國古代農耕水平的發展變化,但是,數學始終都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她比較了解的物理和化學的一些知識,相較而言,在實際操作上,也都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甚至於,即使蕭燕綏根本不知道耕地時的犁具體要怎么用,但是,只要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將其換成不那么容易生銹的金屬,對於農民而言,便已經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進步了。

正有些走神的想著,蕭燕綏突然回過神來,不太確定的仔細回想著,唐朝這會兒冶煉水平有限、金屬開采量同樣有限,農民耕地所用的犁,是不是還是木頭的來著……?

這樣的話,似乎,如果直接弄塊鐵皮很有難度的話,可能,直接將犁扎進地面的那一端裝上較為鋒利的硬石片,或許都能提高一些效率……

微微搖了搖頭,暫且停下這些越來越展開的聯想,蕭燕綏又重復了一遍剛剛的決定道:「回頭我去田地里走走看看,然後再說吧!」

阿秀根本不知道該作何回答,只能是硬著頭皮點頭稱是。

蕭燕綏也不在意,揮揮手,示意阿秀去忙別的事情,她自己繼續整理水泥熟料的大致配比。鼓搗了二十來天之後,蕭燕綏所要的水泥熟料,基本上已經煅燒出來了好幾窯,至於現在,蕭燕綏打算先在自己的院子里用水泥、磚塊什么的,砌個花壇或者搭個狗窩什么的,看看效果,好了就留著,不太好的話就扒掉重來。

小范圍的實驗過之後,才能最終確定比較合適的配比,進而拿著成品水泥去翻新舊房子!

距離蕭嵩和蕭燕綏給長安城的徐國公府寫信,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來的時間,期間,這祖孫二人自然也已經到了來自長安城的回信。

給蕭燕綏的那封信上,裴氏一腔關愛之情溢於言表,偏偏女兒不在身邊,她想要給蕭燕綏量體裁衣的准備秋衫都不行,再說了,老家這邊也不是沒裁縫,甚至於,江南一帶因為人們常有養蠶紡絲的,布料之細華美,便是比之盛世繁華的長安城,其實都頗有獨到之處……

到了最後,裴氏也只能是字里行間,念叨著女兒每日要好好吃飯、孝順祖父,夏天還沒過去一小半,便已經開始掛念著等到秋日天冷的時候,要額外添衣之類的。

除了裴氏和蕭華夫妻二人之外,以及蕭恆明面上的一封給妹妹的問候信之外,這一次,蕭悟也不知道抓了什么機會,竟然也偷偷塞了一封單獨給蕭燕綏的信過來。

畢竟是整個徐國公府上,年齡最為貼近的兄妹兩個,比起蕭恆的有所斟酌,蕭悟寫起信來,才是真正的和蕭燕綏無話不談。

「我上次遇到東宮的李了,他還和我問,你怎么會突然隨阿翁一起回了老家。六娘,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想不明白。」

「那家伙表面上看著平靜,其實眼神里明顯帶著幾分遲疑不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