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2(1 / 2)

盛唐寵後 王辰予弈 1238 字 2021-03-16

「先培苗吧!回頭幼苗多了,或者直接把這些番薯埋到野外的土地里。這東西生存力挺強的,以後哪個山坡上長得漫山遍野都是了,等到哪家農戶割草或者是做些別的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現了。」蕭燕綏回答得漫不經心。

一直以來,她鼓搗的東西其實堪稱每個都極為出格,卻不曾太過惹眼的原因,除了蕭家穩得住之外,其實也是蕭燕綏並不熱衷於去外面招搖的緣故。

民以食為天,莫說是資源相對匱乏的唐朝,就是她上輩子生活的現代社會,糧食短缺問題其實也是世界性的問題,只不過一直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大部分不至於缺衣少食,所以對這些事情缺少敏感性罷了。

反正番薯這種東西好長,扔在野地里不管也沒什么大事,早晚會被周圍百姓發現用處,哪怕挖回來喂豬也是好的,若是以後年景不好,到了飢荒年間,這種野外能吃的東西,自然會充分展現其價值。

便是在現代,推廣一個新品種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在唐朝這個時代背景下,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是當真折騰不起。

所以,蕭燕綏也並不打算自己主動往民間推廣,即使在她的意識里,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最終是不是揠苗助長,卻誰都說不清楚,索性順其自然,反正番薯就在野地里長著,什么時候挖走那都是隨緣的事情,等勞動人民自有的生存智慧告訴他們去種植這些,才是對他們而言最切合實際的方式。

聽蕭燕綏說完她的打算,蕭嵩沉默了好一會兒。

前段時間才感慨完李的心性沉穩不似沖動的少年人,自家孫女明明平日里都是說一不二、說干就干的性格,但是,真到了大事上,她這極其穩得住的做派,也是很難得了。

甚至於,蕭嵩甚至油然而有一種,難怪這兩個孩子從小就合得來的念頭……

不過,再細想想,還是覺得,自家孫女蕭燕綏明面上表現得再怎么沉穩,其實骨子里還是始終故我,有種說不出的固執和堅持,倒是李,或許是從小長大的經歷,讓他在面對蕭燕綏、李和李文寧這些他在意的人的時候,總是會更包容一些……

繁華的長安城中,依舊歌舞升平。

便是今日陰雨綿綿,也不曾擾了去華清宮避暑的玄宗和楊貴妃的興致。

繼任宰相的楊國忠和太子李亨之間的爭斗愈演愈烈,華清宮表面的平靜下,更多的暗潮,在整個大唐王朝中涌動。

轉眼已經入秋,玄宗的朱輦也終於從坐落在驪山側的華清宮中離開,重新回到長安城的興慶宮中。

不知不覺間,已是深秋露重,年初李宓率軍討伐南詔、而後閣邏鳳統一南詔的余音還不曾散去,凜冬將至的前夕,此前備受玄宗寵信、隨著李林甫的病逝,和楊國忠爭權不休的安祿山,便已經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悍然在范陽起兵!

一時間,天下皆驚。

還在山海鎮上的李得到消息後,匆匆趕來。

因為這番變故,李身上的氣質似乎瞬間便變得和以往不同了。

即便是早對「安史之亂」有所預料的蕭燕綏,驟然面對這般局面的時候,仍舊還是有一種,猝不及防之感……

臨別前,蕭燕綏親自送他到了山海鎮上的碼頭,用於航運的水面倒是並不曾結冰,只是,冬日的碼頭寒風凜冽,便是江南一帶,只是在風中稍立了一會兒,便忍不住的發起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