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 2)

即便是尋常的日子,也是人來人往的,十分熱鬧。姜宏每每走進廣場,總會在內心嗟嘆一聲「腐朽的小資生活」,而後苦哈哈地背著改不完的作業跑去打包晚飯。

廣場南邊有一條小小的窄弄,穿過這條窄弄,則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民國建築群:白牆青瓦馬頭牆,俱是典雅巧的江南民居,其間也不乏文學大儒、電影奠基人的舊居。如今跟著前頭的商業廣場,這片民國舊居也被辟成了步行街,不是哪路神仙大筆一揮,給這片舊居起了個名字:「恕里」。恕里內不乏古玩畫廊、民俗市場,學姐畢業的時候借了彼時莫名興起的國學熱,蹭著導師的名頭,又從家中挪了些資金,直接將書院設在了恕里。

國學課堂,與典雅的江南舊居,倒也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淺草書院是學姐顧亭大三的時候就跟著導師和一眾研究生做起來的,畢業後顧亭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機會,一心一意地辦起了書院。淺草書院,所謂淺草,取淺草才能沒馬蹄之意。

姜宏比顧亭小了三歲,初入大學的時候,顧亭已是學院里的風雲學姐;輔導員總喜歡在姜宏這些小萌新面前說道從前顧亭在社團的風雲事跡。熏陶得多了,每每在校園里見著顧亭,姜宏總是冒著迷妹星星眼。因為興趣所在,也因為對顧亭的那么一份崇拜,姜宏循著顧亭的步子,大一加入了顧亭所在的社團,大二的時候就成了淺草書院的志願者。

這個志願者,一干,就干到了八年後的今日。

因為有心想與顧亭打個照面,周六一早姜宏就到了書院。淺草書院是座典型的江南三進民居,進了宅門向左側走去,穿過拱門,就是一進院。此時不過八點零個頭的光景,微暖的初陽照在院里的樹上,在姜宏腳邊投下了斑駁的樹影。高高的馬頭牆,將塵世喧囂隔絕在了外頭;不管來了多少次,姜宏總覺得一跨進院子,看著周圍雅致卻不失生機的景致,一顆浮躁的心就這樣沉寂了下來。

一進院南邊的幾間耳房被辟成了辦公室,姜宏顛顛地在前台小姐姐眼前湊了個人頭,就聽說顧亭已經在辦公室了。

顧亭苦心經營了近十年,比之初畢業那會兒的小課堂,眼下的淺草書院已初具規模,不再是僅僅依靠教書為繼的小機構了。向北穿過垂花門的二進院,是為漢風館。書院性質特殊,平日里不了與文化協會或宣傳媒體的往來,顧亭就將二進院連帶著東西廂房布置成了交談的場所,命名漢風館。久而久之,借著漢風館,顧亭又與不少文創工作室有了商業往來。

顧亭最初開拓漢風館的時候,姜宏尚有些不解這兒的商業氛圍太過濃重,與整座書院的氣質格格不入,更是與顧亭的初衷相悖。可是顧亭卻倚在院內,似笑非笑地告訴她:「阿姜,這個社會太現實,我需要錢,書院需要錢,但我不可能一直挪用家里的資金。你明白嗎?」

生活不易,姜宏如何不懂,只能背著顧亭嘆了口氣。

好在這座舊居足夠大,二進之前的院落被劃成了漢風館,仍有三進的小院留給小朋友上課,是為國學堂。

顧亭的辦公室就在三進院後頭的二樓耳房里,門前是一株與小樓齊高的香樟。姜宏走近的時候,只見門半掩著,隱隱能聽見里頭傳來女子的交流嬉笑聲。

見顧亭在會客,姜宏索性坐在辦公室前的檐廊下,曬著太陽嘬著手中的熱奶茶,看著天井里的一顆香樟。院內已有三三兩兩的小朋友背著小書包蹦著,偶有那么幾個仰著腦袋,瞧見了坐在二樓無所事事的姜宏,就卯足了勁兒喊道:「姜老師!你回來啦!」

她不過兩周沒有露臉,這群小朋友卻喊得像是與她闊別了三年五載一般。

姜宏哭笑不得,朝小朋友笑了笑,正想開口招呼,豈料這個時候辦公室里的人推開了木窗,倚著窗口對姜宏笑道:「姜老師,好久不見呀!」

那女子穿著時下流行的風衣,面上的妝容致,支著窗格的雙手染了殷紅的指甲,胭脂一般明媚,那張揚外放的氣場之下是一股無論如何也掩藏不住的蓬勃朝氣。

姜宏聞聲回過身去,驚喜道:「令儀!你回國了?」

這個時候顧亭也推開了虛掩的門,朝姜宏招呼:「阿姜,進來坐坐吧。」

~~~~~~

「所以你也打算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