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2 / 2)

三世·江山 滄海驚鴻 1247 字 2021-03-17

同一家族出來的不同女子的身上皆存著這一家族教育的痕跡,但人和人總是不同的。韋賢妃絕不相信,兩個全然不同的人,會相似到如此的地步。

除非……有人在刻意模仿著什么!

剛剛一瞬,初見顧蘅的情形在韋賢妃的腦中閃過,她緊緊地盯著元幼祺的臉,突覺得心驚肉跳。

她暗怪自己馬虎若此,竟然忽略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一直以來,所有人,包括自己,都認定是皇帝一意孤行,執拗地要娶顧蘅入宮。卻沒有誰想到,皇帝究竟為什么這般執拗。

或許,後宮中的妃嬪,以及前朝的大臣之中,跟隨皇帝許多年的,或猜測、或了解一些當年事的人,會猜想皇帝是因為顧蘅姓顧,以及那有著幾分相像的五官才會如此。

曾經的自己,又何嘗不是這般想的?

韋賢妃越想越是心驚:拋開皇帝的執拗,若是換一個角度呢?若是從顧家,不,從顧蘅的角度來看這樁事呢?

想想那份奉到御前的陳諫,想想自己初見顧蘅的時候所見的,其通身熟悉的氣度,再想想顧蘅與元幼祺的親近……

如果,這些都是顧蘅刻意為之呢?

韋賢妃只覺得頭皮發炸:若自己的猜想是真的,那顧蘅到底是為了什么?她又怎么可能做到這一切?

元幼祺可不知道她的母妃內心的激烈動盪,她還在愧疚地向母妃陳述著自己昨日的行程:「……於是孩兒便離了風柔那里,去了四哥的府上赴宴。」

韋賢妃暫且回神,問道:「你在濟南郡王府中,都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都詳細與母妃說來。」

元幼祺於是應了「是」,老老實實地將在元承平府中的經歷一一說了出來。

只要不是關於顧蘅的,她幾乎不向母妃隱瞞什么,包括與三嫂扈氏的齟齬,連同四嫂丁氏以及眾貴女、命婦如何反應都敘說了,甚至連同後來齊菀如何纏煩了自己的事都沒做隱瞞。

韋賢妃不動聲色地聽著她的敘說,心中自有決斷。

她不是多疑又剛愎的魏帝,她對於眼下的情勢看得更分明。至少在今日之前,寶祥與任何一個皇子,包括太子,皆沒有什么實質上的利益沖突。既然沒有沖突,又何來的算計?

至於扈氏嘛,據聞她在閨中就不是個好相與的,兼之元承柏與元承宣素來不睦,她是元承柏的正妻,她的矛頭自然也多是沖著齊家去的,與寶祥的關系不大。

如此這般剖析下來,韋賢妃更加篤定了自己的猜想。她定定地看著元幼祺猶豫的模樣,已經料到這孩子離開濟南郡王府之後,定是與顧蘅見過面。

既然已經料定了這件事,昨日的手腳是顧蘅做下的便可鑿實了八分。至於其他的細節,比如兩個人在哪里見的面,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用了什么飲食,還有必要繼續追問下去嗎?

思及此,韋賢妃心底里生出了懊惱

若元幼祺是她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誕下的孩兒,那么她便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根究底。那樣的話,她有這個底氣,亦有責無旁貸的義務。

可惜,元幼祺並非她親生。

她忍辱負重,在這波譎雲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