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1(2 / 2)

鬧得沸沸揚揚的蹴鞠殺人案很快便淡去了,除了少數還為此介懷的人,渝州城的百姓更多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花燈節。

渝州城地處偏遠,沒什么大的節慶佛誕,花燈節就是少有的全城歡慶的時候。

這天,面館也早早打烊了,在渝州生活了十多年的宋阿爹宋阿娘也入鄉隨俗,在屋檐角上系一盞結著紅穗的燈。

這道傳統由來各有各的說法,有說是將軍為保全城百姓平安,也有說是女子盼情郎歸,百姓盼兒女歸,還有說是為避邪祟。

錦榮原本和小易在後院里踢毽子,你一下,我一下,踢的正來勁。忽然聽見木板門被拍得響。

「誰啊。」錦榮放下了門栓,一打開面館的門,對上的就是沈世襄那張笑臉。

還有寧希濂,也對她露出了一個羞澀的笑容。

話說,沈世襄一身白衣,面如冠玉,寧希濂,青衣如松,挺拔英姿,黑眸熠熠。兩人都是好相貌,走在這街上,尤其是這花燈會,怕會引來不少姑娘家的香包香帕。

然而錦榮毫不為美色所動,抱著手肘道,「有什么事嗎?」

沈世襄折扇一揚,眼眸含笑,「花燈節這樣的好日子,待在家里多無聊啊,我還准備了好玩意。」

最後還是宋大娘拍板,她也覺得花燈節這么熱鬧,又是三年一次,錦榮待在家里太可惜了。

順便又讓小易跟上了,十一二歲的男孩,也是半個大人了,宋大娘怎么也不會放心讓錦榮一個人出去,若不是沈世襄拍著胸脯保證,會平安把錦榮送回來,否則宋大娘也不會答應的這么爽快。

從宋氏面館出來後,寧希濂有些疑惑,「你不是說宋大娘挺不待見你的嗎?」

「不待見是一回事,信任是另一回事了。」沈世襄眉角微挑,「我還沒和你說過吧,我和阿榮小時候就認識了。」

這說起來是個很長的故事,但寧希濂從沈世襄的話里挑挑揀揀,就明白了,原來沈世襄小時候有一回和母親去寺廟上香,因為仆人不用心,他又貪玩,結果走散了不知道怎么回去了,然後意外碰見了在樹下打瞌睡的錦榮。

最後,沈家人找的心急如焚,錦榮牽著沈世襄就回來了。

在旁邊聽著的錦榮嗤笑了一聲,「你怎么不說,是你哭鼻子的聲音吵醒我了呢?」

沈世襄自然不肯承認這種窘事,「你聽錯了,我是吃多了打嗝。」

寧希濂抽了抽嘴角,這么大的人了居然還計較孩子氣的事。

沈世襄有意轉移話題,拍了拍小易的腦袋,豪氣道:「你想要什么,世襄哥哥給你買。」

「不用,我有錢。」小易搖了搖頭,掏出他的錢袋,里面好幾十個銅錢,隱約還能見到些碎銀子。

沈世襄一拍腦袋道,「唉,我忘記宋大娘的性子了。」

依著錦榮小時候送他回來的恩情,沈家和宋家雖然有門戶之差,但也能結下不小的情誼。沒想到,宋家當時只是開了個小面館,卻對沈家毫無攀附之心,反倒有些拒而遠之,連送來的禮物都通通還回去了。

沈世襄又因為功課繁忙,母親疼愛看得緊,也就幾年都沒再見過錦榮了。

直到他去夷山書院讀書,偶爾到了宋氏面館,才發現錦榮就是小時候幫過他的阿榮。因著沈世襄一個人來,又是為了吃面,宋大娘和宋大叔也沒多阻攔。

一路走來,花燈盞盞,燈火闌珊。

錦榮還給小易買了串糖葫蘆,又給宋阿爹宋阿娘買了些花燈糕。

和錦榮所料不差,沈世襄貴氣俊美,寧希濂秀氣挺拔,引來了不少女子注目,光是走過放河燈的橋上,香包香帕就扔了好幾個、十幾條。

錦榮特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