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 2)

雪川對自己做糕點的手藝更有信心了。

從龍鳳齋出來,宋雪川就去了賣蒸籠的雜貨鋪,定了自己要用的蒸籠。不過店里沒有他要的款式,做發糕用的是特制的三層蒸籠,得第二天才能拿到。

定好蒸籠接著又去了糧店,買了大米跟面粉等原材料。

宋雪川最後又去買了肥豬肉和酒釀等需要的輔助物品。買完東西就回去了。

宋雪川想先做兩種發糕,一種是粘米發糕,主要原料是大米和豬油,口感甜而不膩,糯而不粘,當然價格也比較高。第二種是白糖發糕,主要原料是面粉和白糖,口感甜軟適中,非常適合兒童跟老年人食用,價錢要稍微低點。這樣價格有高有低,顧客可以有多種選擇。

宋雪川一回到家,就開始處理原材料,先把大米用水泡上等明天備用,肥豬肉要把連著的瘦肉和筋去掉再熬成豬油備用,等把所有材料都准備好以後。宋雪川心想現在萬事俱備,只差蒸籠了。

第二天宋雪川跟小叔去雜貨鋪拿了昨天定的蒸籠,因為定的是三層的大蒸籠,所以比較貴,一共花了八十文錢。再加上買材料的二百文錢,錢花的真是太快了。

一回到家,宋雪川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做發糕。

宋雪川先將浸泡好的米撈出來,然後用水漂清,用石磨磨成細粉狀。農村家家都配有石磨,平時用來磨點雜糧粉用。

然後再按一定的比例拌入豬油、甜酒釀等佐料,調成糊狀。

再將和好的米粉糊放入蒸籠,文火加熱發酵。

中間每隔七八分鍾,就要調換蒸籠的順序,把最上面的調換到最下面,如此反復,直到用手觸摸籠壁感到溫熱,再停止加溫。

這時的發糕並不能出鍋,而是要放入甜酒釀靜候其變。

等到半籠發至滿籠,宋雪川又取了一些小竹棒均勻插在每一個蒸籠的內壁,大約每籠四五根。最後才用旺火蒸熟。成品發糕色鮮艷,香味誘人。大約每籠四五根。最後才用旺火蒸熟。等宋春雨停火後,又等了二分鍾才揭開蓋子。

就看見蒸籠里的發糕色澤呈乳白色,質感松軟,香味誘人。

宋春雨一直在下面燒火,剛才聞到香味就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現在看到鍋里蒸好的發糕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吃,「哥,快給我嘗嘗,好香啊!」

宋雪川把發糕從蒸籠里取出來,放到案台上趁熱切成小塊。

切好遞給宋春雨一塊嘗嘗,宋春雨吃的眼睛都眯了起來,說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

宋雪川自己也嘗了一塊,吃到嘴里果然還是原來的味道,而且感覺更好吃了,可能是這段時間吃的太差了的原因吧。

白糖發糕做法比粘米發糕簡單點,主要是用面粉,水,糖,鹽(一點點),和酵母制作,古代沒有酵母,宋雪川用酒釀代替。

把發好的酒釀加入面粉,鹽,糖攪成較厚的面糊,倒入預先用油刷過的盆中,蓋起來進行醒發。

醒發至二倍大時,放入鍋內大火蒸二十分鍾,燜五分鍾,松軟可口的白糖發糕就出爐了。

這款特別適合兒童和老年人,松軟又有營養。而且做起來也很簡單。

發糕做好以後,宋雪川每種都給小叔送了一些,畢竟小叔對他們家幫助很多,他們也要投桃報李啊。

小叔一家人也很喜歡吃宋雪川做的發糕,尤其是粘米發糕最受歡迎,大家都說味道最好吃。宋雪川心想那是自然,畢竟粘米發糕原料是大米和豬油,做出來口味當然好了。

宋雪川看著做好的發糕,心想還不知道明天銷路怎么樣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