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 2)

不過十八里鋪窮,再加上考試和安葬,於家已經沒多少家底了,十八里鋪的人湊了湊錢,好大夫請不起,只能請了這個大夫過來三趟,給開了不少葯,能熬過就活,熬不過就只能預備後事了。

等於良吉再次醒過來,就變成了穿越過來的於良吉。

同名同姓不同命。

這就是於良吉的真實寫照。

「唉!」嘆了口氣,於良吉給自己和孩子裹上厚實的衣服,在朝陽的地方放了張椅子,坐在上面看風景。

十八里鋪是在東北,現在已經秋天了,原主的哥哥是拾完秋去的,家里的活計基本上不用他,除了睡覺他能做之外,連飯都是左鄰右舍的人幫忙做好端來的,今天是喬大娘,昨天是楊大嫂子,前天在原主的記憶里,是隔壁的張二嬸子。

十八里鋪別看姓氏多,人真心不多,只有少少的二十八戶人家,就有十八個姓氏。

雖然朝廷並不重稅盤剝,但是能不分家,大家還是不分家,這樣可以少交點稅。

他們這地方,窮得很,一般來的人都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外人,出去趕集還要去張家村,因為那里有公立的學堂,人也多點兒。

這里趕集的時間,是初一和十五,跟廟會同時舉行,熱鬧些。

當然,這里的廟會不單單是有佛寺,還有道觀,拜那位同是穿越的前輩所賜,朝廷對佛寺和道觀管理嚴格,決不允許偷偷剃度,且道觀和佛寺的稅也要照常交。

十八里鋪這里既沒有道觀也沒有佛寺,有的只是兩座大山,一條大河,還有一條通向外面的山路。

於良吉很想高歌一句:我的家在東北!

「於秀才,在家嗎?」門口,駛來一輛小毛驢車,趕車的孫老頭,抻著脖子喊。

「在!」於良吉抱著小侄子站了起來應了一聲,順便快走兩步打開了門:「孫大爺,我在的!」

孫大爺家是村子里唯一做豆腐的人家,家里有兩頭小毛驢,和一個大磨盤,長年累月做豆腐,在村子里賣的少,多半是去別的村子賣。

「來,這是你大娘給你灌的豆漿,里頭我放了點糖,你跟娃子喝點補一補!」孫大爺遞過來一個帶著蓋子的大陶罐。

「這怎么好麻煩您呢!」豆漿雖然不值錢,可在這里也是一文錢一罐子。

「麻煩啥麻煩,你這孩子就是客氣!」孫大爺將東西遞給了於良吉,直接揚起了鞭子:「我先走了,趕著去賣豆腐,你好好養著啊!」

「哎!」於良吉抱著小侄子和大陶罐子,目送孫大爺趕著滴水的小毛驢車離開。

第003章決定留下

送走了孫大爺,於良吉關上了門,他們家別看外表窮,實際上,原主的哥哥給他攢了一大筆錢,用來給他趕考用的,再困難的時候,寧願吃窩頭就咸菜,頓頓喝大碴粥,也不動那筆錢,那是整整三百兩銀子,用來給原主趕考的用。

這筆錢是家里早早就備下來的,給原主上京的路。

於良吉考慮的就是這筆錢的問題。

他不是原主,沒那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理想,非要科舉,當官做宰,出人頭地。

朝廷文武科舉都十分盛行,穿越前輩做的很好,富國強兵,富民強國,原主又又有個秀才功名,等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