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2 / 2)

「去山上一趟,上次看到過幾個枯樹,砍回來做柴。」石宏大把馬牽出來,套板車:「中午就不回來了。」

「哦,碗櫃里還有花生米,也帶著吧!」於良吉做不到看人干活吃的饅頭就咸菜,家里沒有肉,干脆麻利的煮了三個雞蛋,又將那些花生米全都給石宏大帶上了,干活怎么能吃的那么簡單呢?

石宏大看了看忙碌的於良吉,什么也沒說,但是套板車的時候,整個人都洋溢著一股輕松的勁頭。

准備好了之後,石宏大就趕著馬車出門了。

於良吉哄著孩子,教他讀書識字,然後開始教小孩兒拿筆寫字,頭一個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於良吉忽然想起來,古代的時候小孩子起名字的似乎是都要晚一點的,他家的於寶寶也一樣,說是怕起早了上了閻王的生死簿,晚一點的話,天下那么多的寶寶,就不容易被黑白無常勾走了。

算是另類的「人多勢眾」吧。

想到於寶寶畢竟是小名兒,將來長大了也不能這么喊,孩子也五六歲了,翻出了說文解字,厚厚的一大本,相當於現在的字典,據說是聖太祖修訂出來的。

挑選了十個名字,團成團,讓於寶寶選一個。

「這個!」於寶寶就這樣,抓了一個紙團出來給他叔叔。

於良吉打開一看,當時就笑了!

「寶寶啊,你有名字了!」於良吉將紙張攤在桌子上。

「叫什么呀?」於寶寶已經知道了名字的意思,他很好奇,自己將來要叫什么。

「以後我家於寶寶大名,就叫於興懷。」於良吉將名字告訴孩子,甚至還教他寫了一遍,這第一遍寫的名字,他留了下來,並且在右下角留下了某年某月某日,與小侄子首次書寫名字。

第048章五福之印

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是引起感觸的意思。

這跟他穿越過來,養了孩子,有感觸,正好暗合!

當然,其他的名字都各有寓意,甚至於良吉都已經想好了他將來的字,不管將來如何,這孩子成年之後,就叫「子安」。

他將這件事情寫在了另一張紙上,和這張紙放到了一起,以自己忘記了。

孫大爺來了,送來了熱豆漿,還有豆干。

「大爺,都快冷了,還能賣多久的豆腐啊?」於良吉有點擔心,聽說這里可是大白天都能跑野獸的地方呢!

「霜降前賣賣,霜降之後就在家里做豆腐,能凍住了就不出去了。」孫大爺笑眯眯的給了於良吉好多豆干:「家里沒別的東西,豆干還是有的,拿去吃,拿去吃!」

其實昨天孫家的人來過了,送的是五斤大米,一只小母鵝,但是孫大爺覺得應該再給點豆干,他們家的禮看著薄了些。

最主要的是,老頭兒覺得舉人老爺願意吃他們家的豆制品,對他很有鼓舞。

於良吉不好推卻,大方的下了:「行,我留下了,謝謝孫大爺,您家這豆干熏的可比飯館里的好吃多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我就說舉人老爺喜歡我家的豆腐,他們都不信!」孫大爺受的那點委屈頓時就都沒有了。

「明天我給您寫個字簾掛上去,您天天趕著小驢車,讓人都看看,舉人老爺給您家豆腐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