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2 / 2)

張老爺子說了說家里,成不錯,張家還沒有分家,人口多,種的地也多,又有於良吉給過去的稅名額,小日子在張家村算是上等的了。

如今孫子都好幾個了,也都在上學堂,成績不高不低,農家孩子沒有幾個有大報復的,都想著不當一個睜眼瞎就行。

既然留下住一夜再走,這午飯於良吉是做不了了,張老太太也不會讓他做,老太太親自下地自己去的廚房整治吃的,他們帶來的東西里頭,有不少菜干,生怕於家叔侄倆沒得吃一樣。

秋天曬干菜的時候,就給帶出來了。

「用大米做飯吧。」在這里,大米是個稀罕的東西,一般人家都舍不吃,能吃個二米飯都不錯了。

但是於良吉這些天,一直都是大米、小米的輪班做主食,看到老太太想做小米撈飯,趕緊指了指大米袋子:「這是大家送來的,不吃怕明年生蟲。」

老太太不樂意:「這個過年的時候招待客人啥的,咱們都實在親戚,用不到這么客套。」

「不是客套,大米是真的很多,中了舉,鄉親們也送了不少呢。」於良吉想著昨天吃的小米飯,前天吃的玉米面餅子,今天怎么著,也得吃頓大米飯了。

老太太不信,於良吉帶著她看了糧倉和大米袋子,這才讓老太太松口。

「那行!」看他們家的確是不缺大米,老太太這才做的大米撈飯。

於良吉還把米油撇了出來,兌上一點點糖,回頭就喂給了小侄子,這讓張家人更滿意了。

有個時時刻刻惦記侄子的叔叔,和一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小叔,是不一樣的。

老太太做了一輩子的飯,和這里大多數的家庭主婦一樣,舍不得放油,於良吉非要堅持炸個花生米,撒上細的鹽面兒,剩下的油就借口不宜過夜為由,都讓老太太做菜的時候放進去。

燒出來的菜,油汪汪的,吃起來可香了!

就是張老爺子不太高興,他認為老太太失禮了,這么浪油鹽。

其實也就是大米飯,醬燉茄子干,油炸花生米,醋溜白菜,清炒土豆絲,和一個海帶湯。

很平常的四菜一湯,就是油大了點兒而已。

喬大娘他們知道張家來了人,吃完飯避過了午飯的點兒,都過來看了一眼,因為於家沒有女眷,她們就負責跟張老太太聊聊天,說得最多的是於寶寶,其次是於良吉。

喬大娘還帶來了兩床新做好的棉被棉褥子,原來石宏大也托了喬大娘做被褥,這會兒剛做好,正好送東西過來順便看看張老太太。

張貴和楊達也過來了,跟張老爺子說了說明年蓋新房的事情。

於良吉趁機提出了自己設計草圖,打草稿,只要人按照圖紙蓋房子就行了。

現在這個朝代,因為是明之後,本應該是清朝,卻被穿越前輩蝴蝶了,不過本朝還是有一些地方跟清朝差不多,例如四合院,就很有特色,雖然沒那么多花花綠綠的東西,但是格局卻都差不多。

於良吉早就想自己擁有一個四合院了,最好是幾進的那種,那才叫一個古色古香呢!

第055章吃飯的事

晚飯依然是素食,不過這次於良吉也沒辦法了,中午都吃了那么大油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