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7(2 / 2)

寶寶聽話的親了張老爺子的老臉一口:「姥爺,不要難過,寶寶很好的。」

看著孩子干凈的眼神,聽著他童稚的聲音,張老爺子眼淚「嘩」的一下子就掉了下來!

第219章舉人教導

張家父子三人過來,十八里鋪的人都知道了,不過於良吉早就讓劉文喜偷偷的出去放了話,是來賠禮道歉的,大家看在寶寶的面子上,就別為難了。

這才沒讓十八里鋪的人攆他們出去。

其實要不是看在寶寶的面子上,恐怕這三人都進不了村子!

孩子小不懂事,當大人的還不懂事嗎?

不過聽說他們家前幾日分家了,大家轉念一想,也都明白了是啥意思?

於良吉熱情接待他們,一點沒怠慢,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一點沒有介意的意思。

石宏大知道他為的是什么,所以也沒有意見。

倒是張家父子三人,對石宏大可更加好了,以前只是當不是親戚勝似親戚那樣打交道,尤其是石宏大跟石張氏的事兒,讓張家人都不太好意思見他,每年的年禮,張老太太都給他單獨做個手捂子,弄個帽子之類的東西,以示關心。

今年給石宏大帶過來的也是一頂帽子,是早就做好了的,本來他們從張家走的時候,就應該給放到車上的,可沒想到大家走的匆忙,張家也是亂糟糟的,就沒人想起來!

後來還是老大媳婦兒老實了下來,才想起來,年禮都沒給孩子拿,於良吉就帶著孩子回了十八里鋪!

這太失禮了!

本來就理虧,這樣就更不行了!

正好,張家也要有個理由,來登於家的門。

這兩天有人請客於良吉也去,就是吃點喝點就要回來,畢竟家里還有客人呢,大家也都能理解,想到於良吉這樣都是為了魚於寶寶,誰不說於良吉一聲好?

同時,他們對於寶寶更看重了。

第二天,張家父子三人就告辭了,他們家也的確還有一幫子事兒,自始至終,於良吉都沒問張老太太怎么樣了。

而張家父子三人也沒說過張老太太。

不是他不想問,而是那天張老太太的表現,很是讓於良吉失望,而張老爺子則是不好意思提。

哪怕張老太太的初衷是好的,可走的方向不對,明了一輩子,怎么能連老臨老,晚節不保呢!

大家正月里請客吃飯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才結束,前頭兩個學堂的先生合請了一頓。

出了正月便是二月,最重要的一天就是2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流行吃豬頭肉。

幸好穿越前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百姓生活水平起碼比前朝要好很多。

過完二月二,新年就正式結束了,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一絲暖意,但是到現在,還在時不時的下大雪。

於良吉已經將大棚里的青菜該吃的都吃了,准備翻一下之後,給地里種上一茬大蒜。

大蒜生育過程長短,因播種期不同有很大差異。

像於良吉這樣要春播的大蒜生育期十分短,只要百天便可獲,當然,蒜頭小,長不大。

而秋播大蒜長的大,但是其成熟需要長達至少二百二十、最多二百四十天之久。

「這是什么說法?」石宏大根本就沒注意過大蒜的種植要多少天。

反正這邊種的多數都是秋蒜,春蒜根本不可能,東北這邊冷的時間長,暖的時間短。

不過於良吉這是大棚,不用在乎溫渡,種一茬春蒜才能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