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1 / 2)

文孝帝看了趙元崇一眼:「太子有何不同見解?」

趙元崇站起:「回父皇,兒臣想法和呂少爺無異,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

一抹不贊同的眼神,從文孝帝的眼底閃過,他又看向靜王:「元賢呢?有何看法?」

趙元賢站起:「秀文所言固然有理,但湯國城池被破,太祖皇帝順應民心是其一,其二則是朝廷內憂,內憂則引起外患。」

「說的好。」文孝帝拍掌,「全衡。」

「皇上?」全衡,文孝帝貼身太監,掌管內侍省。在召國,內侍省等同於皇上私人的衙門,其門下處理的任何事情,只對文孝帝報告。

「賞賜鄭暉會、呂秀文一只羊毛筆,賞賜靜王一塊硯台,去年東越進貢的硯台,朕記得雕刻著龍圖的那塊。」

「是。」

「謝謝皇上賞賜。」

「謝父皇賞賜。」

「皇上。」正當這時,學堂里,還有一道稚嫩的聲音響起,「墨染也有看法。」他看不怪趙元賢那一系的得意,更是心疼趙元崇的忍耐。

第36章墨染挑撥

整個學堂的焦點,頓時集中在李墨染的身上了,趙元崇的眼神閃了閃,這個情況,他不方便說話,但眼里的擔憂已泄露他的想法。就連端磊也顯得意外,他以為李墨染是個懂事知分寸的孩子,卻在此時開口,不知這孩子會說出什么道理,有幾分期待,也有幾分關心。

皇上已經封了賞,如果墨染說的有理,勢必還要再獎賞他,同時……

文孝帝挑眉,不怒而威的氣勢,是帝皇的威嚴,眼神又帶著幾分探索:「小墨染說來聽聽,說的與他們不同,朕有大賞。」

「當真?」李墨染此時,又做出幾分孩童的天真。

「君無戲言。」

「那墨染先謝謝皇上。」李墨染微微一笑,接著道,「方才呂哥哥和鄭哥哥的意思,湯朝後期宦官把持朝政,才使得民不聊生,墨染請問,是誰讓宦官把持朝政?是唐世業(湯朝最後一個小皇帝),他一個九歲的孩子,因為上一代留下來的弊端,沒有實權,自然管理不好一個國家,所以才使得文寶寶控制了朝廷。(文寶寶:湯朝樞密院督主。)但是誰提拔了文寶寶?是唐世業的父親義厚帝,他盲信文寶寶,親小人遠賢臣,所以在墨染看來,這是帝皇的問題。」

「墨染。」端磊開口,聲音是從未有過的嚴肅。

「讓他說。」文孝帝揮手。

「關於靜王哥哥說的內憂外患的問題,也是這個道理,朝廷小人作亂,是國之不幸,這但也是義厚帝輕信文寶寶導致,朝廷尚且腐敗,忠誠賢臣一個個被殺,將在外軍心怎能團結?外患如何抵抗?」四歲孩童,義正言辭,情之激動處,雙眼更是明亮,如同星光璀璨。

端磊的心情很是激動,這就是他的學生啊,以前無古人的觀點,撥亂了其他人的看法,卻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童言無忌,只有他這樣的年紀,才能說這些禍端,都是帝皇的錯誤造成的。再偷偷看文孝帝,並沒生氣。端磊稍稍放下了心。

「那么,依墨染之見呢?」端磊問。師徒一場,哪里不知這個孩子接下來有自己的打算。

「觀我朝至今,如當今朝廷,一皇上英明,提左相宇文霆為文官之首,民間傳宇文大人賢明在外,和各部門大人經常走動,又是團結。二先皇睿智,先皇六子,卻封四子為太子,墨染聽說當年先皇封皇上為太子時,文武百官中,反對的不少,但皇上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前後比照,帝皇的英明領導才是國之太平和富榮的關鍵。而今我大召國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雖沒到夜不關門的地步,卻也是國泰民安的。所以墨染的看法是,國之興亡,取決於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