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1 / 2)

縣學生員,未進學的儒童,縣衙所有入流和不入流官吏,糧長、里長以及租稅上戶等在縣里有信用的人。

來辦的人每人給一張閱覽證,卡背面寫上持卡人的姓名、出身、外貌等信息,憑證入館閱覽。要外借的可花以四兩銀子辦張借書卡,一張卡可借兩本書,借期一個月,過期不還的加每天六文錢的延期,過期一個月以上翻倍。

大堂牆上掛著一對崔燮惡趣味題的「書非借不能讀也理需辯斯可明之」的楹聯,墨跡淋漓、挺拔雄勁。下方對擺著兩個登記借還書的辦公桌,由縣禮房的書辦負責記錄往來借還。讀者還回來的書隔一段時間由皂隸送到後院,按書背後貼的箋紙顏色、花押認記分開,重新擺回各屋架上。

圖書館開放後,戚縣令就詳詳細細地寫了公文總結,遞交到上司。永平府依例找人查證此事,核得屬實,喜得王知府忍不住在家里狠誇了他幾天,開具的評語更是堆滿了贊譽之詞

能立縣藏書樓教化百姓,比擅長督運錢糧強多了。明年大朝覲時到吏部堂上說起來,也是他們府治下出了這等文運盛事!

戚縣令忙著准備明年大計,那篇《修遷安縣圖書館記》過了幾天才修改完成,交到崔燮手上。正好給皇上的那張《安天大會》圖也畫完了,崔燮接過手來,馬不停蹄地搞游記排版。

之前賣書都是以人物、場景帶動銷售,戚縣令卻是個小清新業余驢友,寫的都是些游記散文,還有悼亡文。他自己不擅長山水,早早就叫一個擅畫的雜工到遷安城外到處游玩寫生,把那符合文中意境的寺廟、山水都描下來,刻成跨頁大圖,淡淡地在紙上印一層景物打底,再印上文字。

整本書幾乎都是大大小小的風景圖,環抱著分隔成塊的文字,錯落有致。崔燮沒畫多少圖,只挑了幾處合適的地方添上一筆修長的身影,偶爾單畫一張他懷著憂思望向遠方的大圖穿插其間。

戚縣令本人賣相也不錯,正是那種清瘦文雅還有漂亮胡須的傳統美男子,只是年紀略大一些。畫畫時省了皺紋、眼袋,人頓時就年輕俊俏了好些。無論是戴烏紗,穿青色補服的嚴謹裝扮;還是魏晉風韻大袖寬袍,都顯得他神清骨秀,文質彬彬,讓人一看便生好感。

他那份《修遷安縣圖書館記》更是重中之重,列在首篇。崔燮給這篇文配了他站在圖書室一列書架前,手撫架上藏書,眼中含著欣慰笑容的圖,還把這張圖印成了封面。

成書的封面裝法也特殊,是和現代書一樣套了護封。護封兩側折進去的部分印了居安齋的堂號和牌記,其封面左側貼著題有《戚志遠公文集》的淡黃書簽,封面正好容下戚縣令的側影;他背在身後的一只手和袍袖、衣擺則拖過書脊落到封底,背景是一片相連的書架。

樣書很快印了出來,崔燮親自拿到縣衙,送給戚縣令看。他不暇細看,打開翻了幾頁便不禁嘆道:「我的文章竟印在這樣的書里。我的文章印在這樣的書里,竟有些大家之作的感覺,都不似我寫的了。」

崔燮笑道:「大人的文章本就質朴自然,有唐宋遺風,何必自謙呢。」

戚縣令拿著那書不忍撒手,眼卻從書上抬起來,看著崔燮說:「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我心里都知道。我過兩天就要入京准備朝覲大計,若我能過得這一關,明年還繼任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