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0(2 / 2)

永平府幾年見不著這般熱鬧,百姓們都追著馬看。

崔燮身著衫,簪著銀花,打頭兒跨在白馬上。他長得又好看,滿城人的目光都聚在他頭上,小姑娘們扔花兒扔果兒也不手軟,要不是他眼力好、反應快,臉上恐怕早砸出一片包了。

虧得他以一己之力吸引了多數火力,後面兩位也年輕俊秀經魁就砸得輕了些,再後面那些年紀大的、長得不夠俊的、排名靠後的……就沒那么危險,偶爾挨個一下半下也當是榮譽,捏著鮮花、手帕,滿面春風地繞回學廟。

回城途中,他隱約聽到有人追在後頭叫「大公子」,因為心里牽掛著徐夫人,忍不住回頭看了幾次。可他實在不認得崔家人,人群中也看不出什么表現特別的,只好繼續策馬前行,游完了這趟街。

回到學廟里,戴提學略教訓幾句,便放這些新秀才歸家,只留下崔燮一個,拖著他的手問道:「你是幾歲授書,幾歲會寫文章的?可曾取了字?」

崔燮流暢無比地答了前兩句,而後告訴戴御史,他來遷安時才十四歲,尚不曾在縣試觀過場,是以父親也沒給他取字。

戴仁對這個答案十分滿意,捋著下頦幾莖清須道:「你年紀雖小,卻已進了學,是個有功名的人了。將來要和一般的朋友往來,也得有個字好稱呼。本官既取中了你,也算你的座主,便為你取個字可好?」

自然是好,他一個現代人,不是很熟悉古代取字的規矩,還怕自己起不好呢!他連忙站起身來,拱手謝道:「學生求之不得,多謝大人抬愛!」

戴御史搖頭晃腦地說:「你名為燮,說文曰「燮,和也」,《尚書洪范》又有『燮友柔克』之句。你文質彬彬,性情沉穩端重,讀書也發奮,必能燮友柔克,乃至燮和天下……我就為你取字和衷吧。《書》曰:同寅協恭和衷哉,願你將來能與天下賢人和衷竭力,共燮陰陽。」

好,很好,只要不是崔郎中這個父親取的就好!

崔燮應聲而起,拱手謝道:「學生多謝先生賜字。」

第70章

戴大人給他取了字,越發拿他當自己的學生看待起來,又問他學問的事。

崔燮那點兒速成的學問在御史面前不夠問的,只能摘著林先生講的《朱子集傳》和劉師爺送的《詩傳大全》里的注釋答,答得干巴巴的,再問深一點兒就只能靠編。

戴仁問了幾句便摸清了他的底,道:「你文章寫得好,經義卻平平,當初選《詩》作本經,就是為了科考吧?學子自童蒙時便開始習《詩》,科舉時也是以《詩》《禮》二房的考生最多,人都以為《詩》是最易學的一經,卻不知《詩》有正義、有旁義、有斷章取義,才是最難透徹本意的一本。」

崔燮低著頭,慚愧地解釋了兩句:「弟子初學經時,什么也不懂,因為業師林先生治的是《詩》,也就跟著以詩作本經了。後來也確實是忙著科考之事,沒能踏下心來讀先儒的文章,就只看了一部《集傳》、一部《大全》。」

戴仁微微點頭:「這也怨不得你,科場上只重《集傳》,就連程子的傳注,凡與朱子之意相忤的,考官也不肯取。你肯讀《大全》,已經算是看得多的了。」

他看了崔燮一眼,微微嘆息:「以你的年紀和天份,不該只是為科舉而讀書。永平府荒僻,自來不是出才子的地方,所以童試也還能容你混過去。等到會試的時候,天下才子雲集京師,一場里考試,憑你這半通不通,只曉得從傳注里尋摘詞句的經義文章,怎么比得過人家經學功底深厚的?」

崔燮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