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1 / 2)

一直跟著你,你就留下他服侍吧?將來你畫了《三國》還是什么的圖稿,也得叫人送回遷安,讓別人送總沒他心呢。」

崔燮看著他們父子,簡直要嘆氣了:「捧硯今年都十六了,你不教他讀書、做掌櫃,倒要叫他當一輩子小廝么?你當父親的,起碼把他的名字改了吧?」

捧硯立在他面前不動,梗著脖子說:「我也不是讀書的料,我也受不了跟你似的那么拼命學,你就帶我回京吧?我去咱們家京里的鋪子當伙計,慢慢兒也能學會當掌櫃,往後還能在京里給你開居安齋呢。」

指望這個小嬌氣包兒,還不如指望計小掌櫃把分店從通州開進京里。

可他畢竟也舍不得把這孩子真的扔在通州不管,嘆了口氣說:「我不能把你帶回崔家了,你要進京就得先租一間房子住著,我休沐日出來找你。」

這樣的挑就太高了,進京用處也不大。崔源有些遲疑,捧硯卻有主意,自己說:「那我先在小計掌櫃店里當伙計,休沐日進京找你。你有什么新畫兒我給你送回家,順便還能看我爹。」

崔源也覺著這辦法好,跟著一起勸崔燮:「哪個當掌櫃的不是從伙計干起的,別人也不怕苦怕累,不怕往外鄉跑,這兩頭兒還都是他自己的家呢。你給他改個合適的名字,叫他正經當個伙計學做事。」

別的不說,捧硯這個充滿書童氣息的名字是該改了。

崔燮在腦海中翻了翻《爾雅》,給他挑了個「啟」字。啟,開也。崔源從小賣給崔家當下人,也不記得自己的祖宗姓名,而從現在起,他們就要另開一支宗族,也要開辟一份自己的事業了。

「崔啟,崔啟……」崔源父子念了幾遍這個名字,都十分滿意:「現在是小三元案首給起的名字,將來公子成了三元及第的狀元老爺,崔啟這名字就更值錢了。我們得把來歷寫進族譜里!」

嗯,為了將來能寫進崔源家的族譜,他也得努力考個進士!

崔燮叫跟來的長隨在廟里盯著念經,帶崔源父子回家拾行李,拜別先生和鄰居們。

林先生雖然不舍,但學生中了生員,本就該辭館的,他還能忍著別情,教訓幾句就放崔燮離開了。趙高鄰一家卻是把他當成親骨肉看承,聽說他要離開,簡直似丟了個親孫子那么難受。他坐在趙家勸慰了一下午,只說年節還有見面的機會,兩位老人才慢慢兒好轉,又叫仆人做了好些吃的給帶上。

還有林先生塾里的同窗,常在他家看書的秀才也都來看他。他吃了幾天的送別宴,了許多詩詞,也作了兩篇文章,送出了無數本印書。

王大公子如今還在永平衛沒回來,軍營也不許人捎信,崔燮便投帖給他父親王指揮,寫了自己要回京念書的事,請王指揮代他知會一聲。王指揮到帖子後,倒遣人來請他請府坐了坐,問問他回京之後的事。

崔燮不方便講父母的不是,只說曾入宮問對,被天子指進國子監讀書,往後就不留在遷安了。

王指揮笑道:「還是在京城好,京里名師大儒又多,離皇上也近,你有家有業的,比在這小縣城里念書強。項禎他如今也操練得有些模樣了,蒙安順伯青眼,等他在口外攢些軍功,也能調進府軍前衛當個侍衛。到時候你們又能在京里相會了。」

崔燮點了點頭:「我這些日子也一直念著王兄,知道他一切安好就放心了。想來用不了幾年工夫他就能進京,此前我若有些年節禮要捎給他,還要勞大人代我傳遞。」

王指揮道:「叫伯父就好,叫什么大人。你與項禎情同兄弟,老夫也就托大稱你一聲賢侄賢侄你那家人和產業只管安心地放在這里,只要我這個指揮使還在,憑誰也不敢朝你這兒伸手。」

崔燮大喜過望,躬身謝過他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