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0(1 / 2)

常有天子賜恩的。不過國朝以來,甚少有寫錦衣衛的劇,只怕錦衣衛名聲不好,看的人少。你要不改了那謝千戶的身份,換個府尹、相公之類?」

那不好,我們就要洗白錦衣衛!我們就要吹捧謝千戶!

崔燮固執地說:「這是當下的時事,外頭百姓們都這么傳,咱們是據實而作,何必硬換身份?」

「外頭百姓果然是這么傳的?」李東陽笑看向他:「我倒也在外頭酒家聽過一個錦衣衛智擒黑衣盜的故事,里面那個彈琵琶的王三娘可不是什么貞節烈女吧?我倒不知你這義烈女子故事是哪兒聽來的?」

崔燮理直氣壯地說:「用這王三娘為主,不就是為了蹭一蹭《趙五娘琵琶記》的名兒?先生若覺得不好,咱們這戲就改叫《王窈娘琵琶記》,把王三娘的名字改了,別人用的也都是化名,別人就沒的議論咱們了。」

戲里他也沒給謝千戶起名謝瑛,直接就叫的謝千戶。這天底下還不許有幾個同姓謝的錦衣衛千戶了?

他講得如此理直氣壯,李東陽無話可說,索性叫他去寫了底本來給自己看他去找找相識的才子寫曲子詞,總比教坊中那些只會抄套路的樂人強。

崔燮這算是給自己找了樁活兒干,可他心里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一點都不嫌辛苦。回到家里他就叫人准備了結實的厚紙箋,削好一排鉛筆,開始畫分鏡頭腳本。

也不是什么正經腳本,就是像給高百戶排戲時那回似的,設計好背景和轉場節奏。

他頭一次寫腳本,生怕做得不好,就對著崔梁棟搬來的那幾摞院本相比較,先畫了不同場面的背景圖。畫好布景後,再對照著別人的字數估算演出時間,按場景分配時間,設計上場角色,寫出賓白的中心內容、在對白里還要預留出曲詞的空間。

寫到最後的穿關處,因一般的戲里民女就只有那么幾套襖裙,前人的戲里也沒有錦衣衛的穿關,他索性就推翻一切,打開硬盤自己強行搞起。

大女主戲嘛,女主從頭到尾就那么幾套衣服像什么樣?男二號謝千戶是靈魂人物,上一次場肯定也得換套衣裳。就連沒什么用的男主角也得有套約會的衣裳,不然就真淹沒進錦衣衛的背景里了!

反正他現在有錢,那錢留在手里還得擔心崔參議找茬花用,索性就當賣衣料的廣告投入了,投!

他寫腳本時都沒花多少工夫,給主角們設計衣裳才真全情投入了。大女主王窈娘總得備著十來身衣裳換,頭面全要銅包金的,光孝服就要兩套!一套是父母剛死時穿的麻質重孝,一套是彈琵琶進京時穿著素白裙,照扒小龍女打扮,不仙就得換主演!

錦衣衛們大體就穿正當紅的改良曳撒。男主和背景板錦衣衛穿丹紅,戴烏紗帽,腳踏薄底靴,謝千戶有幾場需要照顯官身的戲,要按品級穿碧綠曳撒,配錦邊白斗篷或彈墨斗篷。演到不穿官服的戲份時,男主就換一身風流(便宜)的白衣,謝千戶作上官的要穿得端庄些,都穿正紅正青的曳撒或貼里。

不過,為了符合人物原形,劇中謝某千戶靴子得做一番改造,叫鞋匠暗加個增高鞋根在里面。

這個底本他足足搞了一個來月,大綱沒寫幾千字,光畫設計圖了。李老師連會寫曲子的年輕仕子都找著了,就等著他的大綱底本交稿,卻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每次問都說還差一點沒弄好。

這一點一點地拖著,李老師聯系的風流才子們都接別的戲本子去了,他也等不住了,催問崔燮:「你究竟寫了多少,不是說就寫個底本,還等人添改么?看你這勁頭,簡直是要寫成小說了!我看你索性也別排什么戲,你文筆又不差,寫出來找個地方印了,倒還比你這苦呵呵的寫故事,出的院本又不能算自己寫的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