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6(2 / 2)

明年八月初九就是開鄉試的日子,中間又沒個閏月,攏共就只剩三百六十四天了。李東陽與師兄弟、同僚、好友都是神童,崔燮這個歲數時早都是舉人了,他既也負神童之名,又有名師教導,若考到二十來歲才中舉,老師臉上也有點兒無光。

楊廷和笑道:「李兄怕什么,和衷如今趕上好時候了,《四書》做的都是咱們翰林學士出的,太子做的題目,天底下有幾個仕子能得這般待遇?你若怕他經術學不好,那我……這里有王、謝兩位狀元,叫他們多出幾套卷子,還怕做不出個舉人么?」

眾人哄笑起來:「正是。我們雖沒有楊大人寫套曲的功力,出幾道經書題倒不難。往後便是每天一套地給他也容易。」

李東陽替崔燮謝過同僚們,又拍了拍他,問道:「你覺得如何?」

還有什么說的。崔燮站出來謝過眾人,閉著眼睛吟了一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他一個辛苦,看戲的大佬們都很幸福。

戲台上素簾重開,背景幕布就換成了垂桃繞岸、山溪洄繞,小石橋跨過溪流的景致。台上搭著垂柳、楊樹、怪石,窈娘一身素色紗衣,懷抱琵琶,頭上挽著簡單的發髻,裊裊婷婷地滑到了台中。

台下不知何處有風迎著她吹去,吹得紗裙大袖飄飄欲飛。只看這身姿,不用唱多么亢亮深情的曲兒,隨意說幾句話也是瑤台仙姿。

從第二折起,便是窈娘彈琵琶賣唱,到處與老丈、小販、婆婆打探黑衣人的身份,尋入京師報仇,又遭錦衣衛盤查的故事。一路上風塵奔波辛苦,襯著她一身素衣不染塵,白的愈白,苦的愈苦,看得台下親自寫稿、校稿的人都不由得淚染雙襟。

等不到這出戲結束,眾人便找李家索要筆墨紙硯,盡平生之才為窈娘題詩作賦,又各寫文章點評這出戲,將其鼓吹為成化朝第一雜劇。

待作者們看過了首映,就輪到戲中主要歌頌對象,靈魂男主謝千戶與他手下的錦衣衛團體了。

謝瑛在城外包了個園子,叫福壽班過去連唱五天大戲,從初九唱到十三,正好避開八月十五前後最緊張的宮廷宿衛工作。

第一天聽戲時,先請的是頂頭上司朱驥、南北鎮撫司兩位鎮撫使、十四所有空的千戶和本所轄下,這一天該輪休的校尉等人。

原本還該請萬貴妃的弟弟萬同知,不過他剛調到後府軍,正忙著吃下屬們的宴,也不大看得上眼兒一個千戶請的酒,便不肯來。兩位鎮撫使卻是因為中秋節日近,事務堆到頭上,也不敢輕易出來。

只有指揮同知朱驥前些日子上本奏了一回本衛的考選,正是無事一身輕的時候,就出來吃酒聽戲了。

眾人到園子里戲樓下,剛看見台上搭得細如人家的布景就都有些震驚。高百戶嘖嘖搖頭:「這個福壽班倒也乖,不知找誰家做的大幕布和假景,好看,有幾分本官布景的意思了。」

別人都盯著看美人兒,就他在那里指點怎么布景,要不是看在他爹高公公面子上,都有人恨不能給他套了麻袋拖下去。

幸好前面的戲都是哀戚戚幽怨怨的,錦衣衛們不大愛聽,也不細計較唱詞,只看著王窈娘仙姿玉貌、王夫人吐血吐得凄美,也重重地喝,一把把地往上扔錢。

待蘆花落下埋沒母女二人時,他們可都不心猜什么楊花飛雪,只看著那素衣披雪的美人兒叫好。

王窈娘抱著琵琶到處流浪時,作者們感動得都要跟著一起哭了,這群錦衣衛卻只顧著評論她的身材體態、行動風姿,研究遇上這樣可憐的美人兒怎么英雄救美替她報仇。

正當這群人討論得激情亢奮時,一隊錦衣衛忽然從台角走出,身著和他們新換的差不多時興的曳撒,人人俊俏,個個英武。打頭的一個錦衣衛比別人的妝更濃,長眉大眼,嘴唇微厚,身材又極風流,上台來攔住窈娘盤問身份。

台下幾個巡過街的校尉拍案而起,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