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3(2 / 2)

最初幾頁都是人物設計稿,畫面都是細細勾描上色的,人物獨立於畫面當中,右上角寫著名字、身份,頭一頁便是錦衣衛鎮撫使謝瑛……連著好幾頁都是謝瑛。

與他同姓的謝遷不禁問道:「都是謝鎮撫的畫么?李學士與兩位翰林的呢?」

……還沒畫。

李老師長得不大上像,楊御史、劉御史長得也就算中平,性格也還沒挖掘出特色,還是不要太還原,直接改個舞台妝,讓漂亮演員人工美顏好了。

他淡定地翻過一幅又一幅謝鎮撫圖,露出底下十四所千戶的人設圖,講解道:「這些人物是當初學生看世面上錦衣衛雜劇太多太亂,有損諸位大人的才子聲名,想將其統合為一,設好錦衣衛的形象,預先畫出來的。只是十四所千戶的衣著相同,形象實在難區分開,學生為著能使其外形有差別,也為著寫當世之事究竟不穩便,索性將人物安到唐朝。」

的確是形象多變,個個兒鮮明,不過大唐沒有錦衣衛啊。

崔燮淡定地說:「不要緊,略改一改,百姓們看著眼熟,更親切。反正是匿名寫戲出書,沒人找得上咱們來問。」

幾位翰林不禁失笑,圍在桌邊看他設計的十四位千戶的圖樣,以及畫面旁廖廖幾筆寫出的「性如烈火」「足智多謀」等性格,邊看邊問:「一出戲里寫得下這么多人么?」

「這盔甲是哪一朝的?怎么這件袍子又像是魏晉的衣衫了?」

「這人物畫得可比我見過的巡街千戶好看多了,當時我記著他就是瘦些,沒這么白皙風流……」

看完了十四位千戶和封雲、王窈娘夫婦的畫像,底下便是已畫好的連環畫圖頁,上有圖,下有字,一張張畫就如一幕幕戲般流暢地講述著安千戶解救被拐少女,謝鎮撫在結案後又發現蛛絲馬跡,令眾千戶各自出門調查的故事。

眾翰林們也有看過這出戲的,有的會心一笑,有的卻執著地問:「這畫兒上講的是數月前的故事了,和奏疏案接不上啊?怎么不直接畫李學士與二翰林?」

楊廷和笑道:「不然,還是和衷考慮的周到。那奏疏案才剛過去,若現在就寫出戲來,皇上與朝中諸公立刻就看出不對了。倒不如先按和衷這畫稿編幾出無關的戲,等過些年月,這案子的風波淡了,咱們再把它推出去。」

「介夫說得不錯。」院門外忽然響起一道清朗又熟悉的聲音,眾人回頭望去,只見李東陽大步邁進院中,臉上帶著幾分晦澀難言的神情,深深盯著崔燮。

「李某就這么一個得意弟子,他會畫畫,愛排戲,我這做老師總得支持。來日少不得還要請諸位大人一同幫著他做了。」

他將「畫畫」兩個字咬得重重的,朝院內眾翰林,與站在眾人身後,正扶著竹尺和畫紙的崔燮拱手行了一禮。

崔燮手忙腳亂地扔下畫,連忙側身避讓,又上前給老師請安。李東陽托著他的兩臂扶他站起來,不肯受他的禮,還拍了拍他的胳膊,深深看他一眼。

與學生無聲交流一翻,轉頭又朝著楊廷和笑道:「介夫賢弟,我們師徒只怕是要賴上你了。」

第183章

李東陽沒多說宮里的事,也沒和翰林們共享他那首題畫詩,叫人次韻和詩什么的。

眾翰林們本還等著聽他的新作,見他這幅意興闌珊的樣子,估計著也就是首應制應酬的俗詩,索性不再逼問,轉而問他題的是什么畫:是前朝古跡,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