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8(2 / 2)

幾位管事記下了開年的采購計劃,又交上厚厚的年度總結,燃燒著一腔激情回去做事了。崔燮又找了計掌櫃和崔啟過來開會,研究在南京建居安齋分店的事。

南京是六朝古都,風流繁華地,也是南方才士聚集的中心。他們居安齋的書已賣得火遍了北京周邊,接下來就是開拓江南市場,讓唐伯虎、祝枝山、康海、李夢陽等未來才子都讀著他編印的書長大出仕,未來再發展成他們書齋旗下的編劇。

就好像現在的楊廷和大佬和王狀元、梁狀元他們似的。

等現在這群大佬慢慢熬成部院堂官,內首宰輔,沒那么多工夫寫文稿了,後一輩的江南四大才子、前七子們也都該踏入仕途,網羅進他的錦衣衛連環畫、大雜劇系列了。

而且南戲並不似北曲這樣只有四幕,是可以隨著劇情往里添的,就如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他們的錦衣衛大雜劇也可以改編成七十幕的錦衣衛連續南戲嘛!

江南才子們多少都能寫寫戲曲,其中前七子領袖康海還是寫出了《中山狼》的著名劇作家。他們居安齋現在就開始在南京賣科舉書和新進士經驗集,等這群名士看著他的書考進了翰林院,能好意思拒絕他這位堪為半師的主編的邀請嗎?

就是他們不看參考書的面子,在翰林院這種清水衙門待久了,還能拒絕得了豐厚潤筆的誘惑嗎?

不能夠!

分店是一定要開的,計掌櫃便主動說:「咱們店里的伙計也有不少常跑南方的,但若說到新地方開一座店鋪,卻是沒那么容易的,不如我與小兒同去,先打開局面再從底下慢慢挑人……」

如今老店那邊,崔源已經弄得得心應手,不須方伙計再幫襯著,叫方伙計進京幫崔啟盯著,京里的居安齋便不至亂,他們父子騰出身子正好下南京。

崔燮思襯了一陣子,問道:「計掌櫃的身子無恙乎?南方濕冷,這般天氣過去容易勾人腿疾,倒不如先讓小計掌櫃跟著船過去,庄子上也要挑幾個人管那邊新買的農庄,到時候有劉掌櫃挑出的人幫襯著他,你們又都是劉家來的……」

計掌櫃卻仍是不放心,覺著兒子在這邊雖能執掌一家分店,可畢竟北方書商少,又有做官的主人家依靠,做什么都容易。到了南方,人情風土都與北方全然不同,書商又多,單他一個人到南京怕打不開局面,誤了主人家的買賣。

崔燮到了如今這地步,其實也不是很在意賺不賺錢,要賺的已經是天下才子名士了。他微微考慮了一下,仍對計掌櫃說:「京里仍是離不開你,便叫小計掌櫃帶著幾個得力的伙計、用熟的工人和科舉書雕版,隨著崔家這幾處店鋪合租的大船下南京。到那里先訂下一處好宅院,若能賣出書就賣,賣不出就像我在遷安時那樣建個藏書館,先叫人習慣了讀咱們家的書,再在書館里單辟一個賣書的書室。」

江南富庶,想來從圖書館看著好書,肯花錢買的人也會有不少。就是看的人都不買,他也還供得起一座圖書館,就像在遷安時那樣做成公益事業,在江南才子心里烙下他崔燮崔狀元的名頭就是。

「索性先建他一座藏書館,名字就題作『狀元館』,咱們是貨真價實的狀元捐的,不怕他們不進來沾文氣。居安齋另租在藏書館旁邊的院子,讓那些看著書好,想買了自家回去看的人都能買著想要的唯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