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2(1 / 2)

自己編寫成的……

那么父親在書中描寫的那個出身余姚,「舊書舊舍無故恙,某水某丘安可忘」「采將芹葉思君獻,斫得江魚念母嘗」的人是誰?

他心事難平,沉默地向主人告辭。

謝瑛起身相送,寬和地勸慰了一句:「你們少年人正該多思多問,不因循前人,有個自己的道理。崔賢弟偶為尋作者的事托你一次,也別占了你的心思,他……與王大人和朝中諸公一般,都盼著你下一科爭得鰲首,早些取中個出身?」

趕緊把心學創出來,省得崔燮一天天惦記他了。

王還沒當上聖人拱手作別,應道:「多謝鎮撫提醒,我自不敢辜負父親與諸位大人的用心,回去自當閉門讀書,求個透徹解讀,剝脫文字,見其本心之意。」

============

王守仁拿出探幽索隱的神,回家研究那部翰林諸君子托名錦衣衛而寫出的大作;崔燮這邊則改行當了眼科專家,尋匠人替祝枝山磨眼鏡。

大宋開始就有舶來的水晶鏡,卻都是以老花鏡為主,現代式樣的鼻架眼鏡恐怕還得等個幾十上百年。不過崔燮既然穿越過來了,又是個現代人,記得眼鏡大體什么樣兒,又知道配之前得測個瞳距,好歹能給匠人提供先進些的思路。

當然,讓他算凹透鏡成像數值,他也是算不出來的。在高二分班那天,他就毫不留情地把物理還給了老師。

好在他們系里有的是戴眼鏡的同學,他自己也畫過戴眼鏡的人物,如今還記得大體是什么樣的。他就先按著記憶畫出了現代眼鏡和鏡片的樣式,雇來會磨鏡片的匠人,給他們圖稿,講了講自己都不怎么明白的凹透鏡原理,然後貢獻出裝西洋景用剩下的水晶片叫他們實驗去。

反正祝枝山就住在京里,隨時把人叫過來試鏡子也不麻煩。

崔燮把眼鏡的事交待出去,就抓緊時間給祝枝山寫《少年錦衣衛》梗概。

這些江南才子有個恃才傲物的毛病,就不能跟翰林院的前輩們那么體貼,由著他想往里加誰就加誰,只能按著現有的錦衣衛框架,把兩位張國舅添進去。

但他們倆的身份不能再是國舅,只是一對出身神秘,天賦絕高的少年。

畢竟正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了開元年間,唐明皇的身份是先頭成化帝占著的,楊貴妃則影射著萬貴妃家。要是再把兩位國舅添到國舅這個身份上,弘治天子不好擱,輩份也不好論。而要把少年錦衣衛的時間往後拖拖,就又不是那個盛唐了。

只能對不住弘治天子,讓他神隱了。反正他也不好看戲,大概也不愛在戲里扮個大唐的皇帝吧?

他不客氣地刪了當今皇帝夫婦的戲,讓祝枝山拿著自己新寫的大綱填補。兩位國舅在戲里也不用寫成他的弟子,寫成哪座山里隱士高人的弟子,下山來跟著謝鎮撫辦差,助錦衣衛滌盪朝中奸佞亂臣就行。

文稿後面照例附了兩位國舅的圖,畫得比真正的國舅更俊俏些,身材修長,雙眼高光點得明亮,充滿了清爽飛揚的少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