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1 / 2)

回鄉,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崇禎元年,被罷薊遼督師職位,由袁崇煥擔任。(出自百度)

以上是歷史上王之臣的經歷,而在這個差不多成了架空的大明朝,由於多了明達這個有著皇親國戚身份的變數,王之臣只擔任了薊遼總督,寧遠戰爭爆發後,就回了中樞任職兵部左侍郎,一直到現在才得以晉升。

王之臣為人品性不錯,頗有軍事才干,與沒啥建樹、全靠熬資齡升上兵部尚書的馮嘉會沒啥可比性。楊令月也就『勉為其難』批了王之臣晉升兵部尚書的折子。

就這樣過了七月,薊鎮、南京、寧遠等地兵變並沒有發生,潛伏在後金的大明探子卻傳來消息說,後金練兵五萬,借狐狸襯兵一萬,打造盔甲戰車,欲於三岔河三路出兵,過寧遠圍屯,攻越山海、石門等。

到此密報後,楊太後連夜宣了兵部尚書、以及戶部尚書進宮議事。兵部現任尚書王之臣提議,讓敕邊臣多方哨探,隨地設防,采取清野固守為萬全之策。

楊令月允之,逐連夜飛馬傳信與遼東巡撫明達,讓他全權負責此事,如有不尊上意者,准許其先斬後奏。

明達未到信時,已經開始在遼東各地設防,並采取清野固守之策轉移散居百姓入有重兵把守的城鎮。到信後,有了大義,自然將清野固守之策執行得更加徹底。

如此就在遼東守軍將最後一批散居百姓遷回布置有大明仿紅夷大炮的重要戰略守城時,皇太極親自率領的後金八旗兵發動攻擊,悍然兵犯黃泥窪。

黃泥窪位於遼陽西部,東鄰沙嶺鎮,南與柳壕鄉毗鄰,西與小北河鎮接壤,北鄰燈塔市界,是個極其重要的兵家重地,自然也有大明所自己制造的仿紅夷大炮這等守城利器在。

守備黃泥窪的總兵乃是祖大壽。歷史上祖大壽之所以投清,是因為袁崇煥被崇禎帝千刀萬剮後,害怕被牽連,這才毀山海關逃到關外……

而在這個時空,楊太後不會也不會讓朱慈干這種自毀長城的事。俗話說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為帝王,疑心病可以有,但多疑到崇禎這種程度,那就太可怕了,可以說大明亡於東林黨、亡於不間斷的天災人禍,更亡於崇禎皇帝的多疑反復。

如今的祖大壽算是一個好青年,對大明不說忠心耿耿,至少也沒起什么反叛之心。更與歷史上不同的是,如今遼東兩主站派系共存,相對有些剛愎自用的袁崇煥,祖大壽更親近明達這個有著皇親國戚、外戚身份的少年將領。而祖大壽領兵駐守黃泥窪便是有遼東巡撫明達親自指派。

因為有火炮助威,這場戰役並沒有維持多久,皇太極親自率領的入侵隊伍就潰敗,再也無力進攻,只能功敗垂成,垂頭喪氣的回師盛京。此戰役,火炮炮轟死者不計,斬首士兵倒也歷史驚人的相似,一共斬首一百八十級,,獲馬騾百二十,史稱黃泥窪大捷。

…………

不管是歷史上的崇禎元年,還是現在的泰昌元年,公元1628這一年、華夏發生了很多的事。首先荷蘭人侵占台灣後,開始和倭國商人一起在台灣競逐漢人貨物,因此起了很大的利益沖突。而荷蘭人資侵占台灣後,就以主人的姿態要求倭國商人納稅,倭國商人自然不干,於是爆發沖突。這不可調和的沖突隨著時間越演越烈,終於在泰昌元年四月爆發了著名的濱田彌兵衛事件,濱田彌兵衛劫持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台灣總督諾一知,隨後雙方以交換人質暫告一段落……

此事經由從事走私貿易的海商傳回國內,卻並沒有引起中樞大臣的重視,有官員甚至認為區區彈丸之地,若能海外蠻夷換得友誼,就是許給蠻夷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