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2 / 2)

「至於魏星,族弟可不是親弟。聽說慈禧可是連親爹都不願意認,可見是個寡情的。一介族弟,用也就是用了,但要說很信任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奴才認為實施反間計的話,魏星乃是最佳人選。反間掉魏星是必行之事,只有他死了,主子爺的天下才有好日子過。魏星這狗官可是比旁人狠太多了,就連殺人如麻的熊蠻子怕是也沒有他狠!」

范文臣能言善道,一席話說得本來對反間計心有疑慮的皇太極心動極了,略加思索就依了范文臣的主意,仍然以魏星(明達)作為反間計實施的對象。

范文臣忙著去實施反間計去了,而皇太極呢,對於是否接濟蒙古各部落之事采取了拖字決,只是從小在馬背上翻滾、打、長大的蒙古人都是地地道道耿直的漢子,皇太極一拖,本就為口糧問題急眼的蒙古漢子們不干了,紛紛卷起袖子,見天的打上盛京皇宮大門,跟皇太極聯絡感情去。

皇太極也怕逼急了蒙古各部落的漢子們,讓處於甜蜜期的兩族關系破裂,不得不派兵跑到高麗國的搶了一批糧草分給蒙古各部落,然後停了鑄造紅衣大炮,將搜羅而來漢人工匠全都驅趕去改鑄農具……

當然農具鑄造好了,你認為分到農具的那些八旗爺們會給你下地耕地那就太天真了。開荒種糧之事仍然是掠奪而來成為奴隸的漢人們的工作,這些韃子們認為給牲口一樣的漢奴、農具就是給了天大的恩德,誰管天寒地凍不能下地耕種,如果不是皇太極說什么「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不能亂殺、虐待治下的漢人,他們早就讓這些漢奴用手刨土來開荒了,還會給他們農具…

泰昌三年二月,皇太極下旨規定從天聰四年(元年1630年,也就是現在泰昌三年)起,凡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歲以上,俱令讀書。

聖旨下發後,皇太極一邊派人丈量治下土地,將「各處余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庄田。一邊又把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庄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庄,「其余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並且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去撤手術線,只有一更o()o

☆、第七十三章

皇太極所頒布的這些措施,使得滿族貴族們的特權受了一定的制約,鞏固了皇權的同時,更利於發展農業生產。可以說除了紅衣大炮暫時因為工匠以及鐵礦數只能暫緩外,盛京欣欣向榮的景色還是讓皇太極很是欣慰…

只是他並不知道,非常注視情報工作的楊太後在到廠衛稟告說有大量後金細作在京大肆活動,疑似在醞釀大陰謀時,已經猜到了皇太極或許說范文臣接下來的舉動。

「反間計,嘖,居然真的將主意打在了明哥兒的身上。」楊太後將寫滿密密麻麻、蠅頭小篆的紙條放進正殿中央擺放的巨大香爐內,檀香裊裊間,隱約可聞香味。

等紙條在香爐里化為灰燼後,楊太後方才抿嘴笑道。「祖父幸好當初留了一手,只說明哥兒乃是孫女兒的族弟,本是敷衍先帝爺,沒想到隔了這么久倒把後金那波人給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