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8(1 / 2)

在心里默數,一個對他深惡痛絕,成天致力於抹黑他的曾夫子,一個已經割袍斷義反目成仇的舊友葛修文,還有一個曾被他氣得吐血天天找茬,誓要踩他一腳的蕭清行,這樣一算,他在七齋書院結仇的人還挺多的。

不過,按理說,這是他自己的私事,以陶真的性子不該冒昧的打聽這些才是。

「確實不大如意,不過過了年後我打算去府學讀書,往日之事皆隨風消散,不可再追。」

陶真又問,「那,蘇兄是打算從府學里擇一位夫子拜入師門嗎?」

蘇錦樓搖頭失笑,「陶賢弟說笑了,我有何德何能能拜府學的夫子為師?」

他可沒有做主角的命,人家主角考科舉一考就是小三元□□,最後狀元及第,引得男女老少紛紛拜在西裝褲下。

他呢?他有什么?一連三次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這里面還有不少運氣和水分,他可還清楚的記得,要不是學政暗地里幫忙,就他那個不堪入目的成績,人家眼瞎了才會讓他中榜。

考上秀才並不是就完事了的,他居於倒數,去府學讀書要自掏腰包,府學里的夫子誰會他這個附生為徒?難道還指望人家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他骨骼驚奇,是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輔助他維護世界和平與宇宙安寧?醒醒吧,這又不是舞台唱戲。

拿到府學的進學資格僅僅是個開始,不是說進了府學就萬事大吉了,府學內的學生每年必須參加歲試,因故未考者,必須補考。

考試時,試以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文一,五經《易》《詩》《書》《禮》《春秋》文一,五言六韻詩一。

依照考生成績的優劣,分為一、二、三等,被列為一等的,原來就是稟生的不計數,如果是增生、附生考上一等的,就要參加復試,復試試以四書文一,五言八韻詩一,復試通過後可補敘稟生,每年便可與稟生一同領官家補貼。

蘇錦樓不奢求稟生啥的,他只求別在每次的考試中墊底,可他一看見什么詩啊詞的就腿軟,條件反射性的腦袋打結,可想而知試帖詩已經在蘇錦樓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他一想到每次歲試墊底,年年頂著學渣的名頭在府學里混日子,他就感覺前途一片黑暗,心累啊,這水深火熱的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目前他還沒有繼續考鄉試的打算,一來鄉試是三年一考,離下一屆開考還要兩年時間,二來,他考個秀才都要學政暗箱操作了,考舉人?他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的。

另外舉人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單單只得到秀才的功名還不夠,還得要參加「三年大比」。

大慶朝每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舉行鄉試,在舉行鄉試的前一年,由督學大人主持一場自上而下的科試,這場科試的應試人是所有想要參加鄉試的秀才,第一日試經古,正復兩場,與歲試相同,第二日考四書文一、策一、五言八韻詩一,第三日復試經古,第四日復試先前取得一等、二等以及三等的考生,凡取列一、二等或三等前三名的學子便取得了次年參加鄉試的資格。

所以說,只有在三年大比中名列前茅,才能繼續科考,其他人還是回家多讀些書,再等個三年重新來過吧。

而童試、院試、歲試、科試等僅僅只是科舉最基本的考試,只有鄉試、會試、殿試,才是科舉選士的正途。

蘇錦樓對於每年的歲試都沒把握了,更何況要在三年大比的科試中殺出重圍?鄉試對於目前的他來說實在是太過遙不可及,讓他想都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