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2 / 2)

胡珉深有同感,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大慶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難讓人有些唏噓。

「福王死的不光,他是掉進糞坑里溺死的,可堂堂一個藩王身邊小廝護衛無數,怎么可能無緣無故溺斃在糞坑里?也不知從何處傳出的流言,說是太子想要削藩,皇帝不允許,故而太子就私下里派人刺殺藩王,福王就是死於刺客手中,據說長青王在府中也遭遇了刺殺,被捕的刺客親口招供是太子派來的,為了活命,長青王不得不起兵反抗,康王所在的封地楚州與青州相鄰,長青王派了舌辯之士游說於康王,最終兩人決定一同揮師汴京。」

蘇錦樓聽完胡珉的敘述,心里越發不得勁,福王之死雖有蹊蹺,但幕後凶手究竟是不是太子還是兩說。

一種可能是太子為了削藩派遣刺客暗殺自己的弟弟,第二種可能便是此事是長青王自導自演的戲碼,為的不過是尋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造反,說不定康王與長青王私下里早已有了合作的意向,第三種可能就是有第三方插手,長青王不過是借機造勢,趁勢造反。

不管是哪種可能,總歸都是上位者之間的博弈,蘇錦樓懶得深想,他只知道在白荻入侵大慶的關健時刻,這些藩王個個盯著皇帝老兒屁股底下的那張椅子,忙著爭權奪利互相算計,他們從未想過邊關的將士和百姓是否能夠在白荻大軍的鐵蹄之下搏得一絲生存的機會。

老話常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大慶的藩王可倒好,明明手里坐擁上萬兵力,卻吝嗇的不肯多派一人前來抵抗敵兵,反倒自家人打自家人搞起內訌來了,是生怕手中兵力太多所以要內部消耗一部分嗎?

其實,蘇錦樓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軌跡,白荻入侵,涼王派兵前赴函裕關御敵,中途朝廷下詔令主帥改道青州,先前派遣的五千先鋒軍在器盡糧絕之後與白荻士兵殊死搏斗,盡皆死於戰場。

白荻攻入函裕關,屠了雍城,一舉拿下懷余,又接連攻陷薈城、祁月、芸城、代鴻、隴陽等五座城池,在國內打的熱火朝天的長青王與涼王見白荻已經拿下七座城池,且占據軍事要塞函裕關,均感到了威脅,經過商談以後雙方決定暫且合作共同抵抗外敵。

那時,白荻大軍銳不可當,氣勢滔天,且白荻王廷利用函裕關的那條通道不斷對大慶增兵,而長青王與涼王因為內戰致使兵力損耗過多,當他們決定共同抵抗外敵之時竟發現集結雙方的兵力竟然只能和敵軍打的不相上下,這和他們想象中的以絕對優勢碾壓敵人的場景有著天壤之別。

抗敵之戰足足持續了五年之久,雖說大慶最終戰勝了白荻,但在這五年里,百姓民不聊生,整個國家滿目蒼夷,即使後來涼王登基為皇頒布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大慶的元氣都未恢復如初。

如今,蘇錦樓利用自身的軍事才能以及遠超於這個時代的武器,與五千先鋒軍相互配合,將白荻大軍盡數殲滅,又將函裕關的通道封閉阻斷了白荻的侵略之路,沒了共同的外敵,那些藩王自然再無後顧之憂,一心只想著爭奪全天下最尊貴的位置。

盡管心中恨不得把那些藩王揪過來狠揍一頓,但有些話卻不能明說,蘇錦樓最終只道一句,「這狗屁倒灶的破事兒!」

胡珉默然,可不就是狗屁倒灶的破事嘛,沒有什么比自己在前線殺敵,所護衛的王室在後方不斷扯後腿更讓人心寒了,而且,不增加援兵,不補給軍資,是讓他們這五千先鋒軍白白送死嗎?

至少,至少得提前知會他們一聲啊。

「算了,那些藩王如何博弈不是我們這些小卒子能操心的,只是……苦了大慶的老百姓了。」

自古以來,在戰爭里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好不容易擊退了外敵,大慶內部又起了紛爭,也不知道涼州青州以及楚州境內的百姓是否會遭受戰亂之苦。

「多想無益,只希望藩王之亂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