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1 / 2)

散記將我每日所看所聞的東西記錄下來。每五日會寫一篇策論交給哥哥。」

賴瑾笑道:「我會將你的策論分別抄錄給父親和林伯父,讓他們也為你品評一番。」

賴瑜想了想,開口說道:「這樣也好。畢竟師傅和父親的學問是再好不過的。」

眾人又聚在書房閑話一會子,等到二更左右,方才各自散了回房休息不提。

之後這幾天依舊是最初的磨合期,工作並不是很繁重。不過當賴瑾適應了西海城的各種人事以及同任下九大州縣縣令詳細了解過各地的風土人情,政治民事後,賴瑾的工作也變得繁忙起來。

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賺錢。

朝廷想要建立市舶司,乾元帝耗如此大的力力挺賴瑾赴任西海沿子,無外乎是想促進大業朝與西海諸國的商業往來,然後從中征取大量的賦稅,添補國庫空虛。因此於大部分人來說,只要能令大部分藩外商人心甘情願的來西海沿子做生意,再行征賦稅也就是了。這樣既不會得罪既得利益,也可以完成乾元帝的交代,從某種程度上還是兩不得罪的顯示了自己的能力,絕對是個討喜的巧宗。

可是在賴瑾看來,能幫助大業朝的商人將自家的貨物直接出售到西海諸國去,所得到的利潤會更大。畢竟,歷史上中國的貿易順差一直延續多年。所以藩外諸國的貴族民對於大業朝各種奢侈品的追捧和需求遠遠大過於本朝貴族對於西洋機括玩意兒的需求。當然,這一點不光是他,朝中泰半有眼界的大臣們都知道。只不過說來容易做來難。

目下制約大業朝商人遠行西海的最大障礙便是海船的規格不夠。也就是說從西海而來的商人們所乘坐的海船可以乘風破浪遠行萬里,甚至其中自帶的火炮等利器足夠他們自行對付這一路上所遭遇的大部分海盜。但是對於長時間處於半閉關鎖國狀態的大業朝而言,前朝鄭和下西洋的輝煌只是史書上簡短的一兩句話,除了對於帝王的歌功頌德之外,眾君臣對於當中筆墨頗少的海船等等並沒有清晰的概念。何況前朝後頭的時候,那些迂腐的儒生們還親自縱火焚燒了鄭和下西洋時候的全部船只圖紙。沒有圖紙,就無法修造海船。沒有海船,所謂的將「生意」直接做到西海去也不過是一句空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而對於目前的大業來說,別說是制造從大業遠赴西海諸國的商務性質的海船,哪怕是制造從大業朝行駛到波斯大食一帶的海船都是很困難的。

連西海水師當中的戰船都沒有行使萬里的能力,何況民船乎?

再者,從大業朝到西海諸國這一段漫長的路途中會經過十數個海域,當中會有無數的海賊在海面上攔路搶劫。因此對於大業朝官方來說,如何能保證大業朝海尚在買賣交易過程中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後一點比前一點還要麻煩許多。畢竟任何事情比起人命來,也都不算是什么事情了。

所以只這兩點,就成為制約大業朝商人發展為自主海商的至關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