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1 / 2)

頤並不感到意外。她只需瞥一眼坐在她另一旁的韓越和潘明飛便能知道,甚至連無條件支持著自己的他們,也是想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

松了松手里的力道,她不再用手撐在桌面上,而是站直了身子,雙手環著胸,帶著點撥的意味發問道:「現在抗日是大勢,就算是秦非正也抗拒否定不了。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在跟產黨談判的時候,多談點條件罷了。可是,小鬼子能是吃干飯的嗎?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民軍和產軍聯著手打他們不反抗?」

當然不會!

不論產黨是真心抗日還是假裝的抗日,等到秦非正做下決定的時候,就是日軍大肆開展侵略計劃的時候。

聯想著日軍近年來在華夏日益增多的軍事演練,同及日本對著世界的大放厥詞,這個答案幾乎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當錦頤的話剛一問完,在座之人的心里,便不一而同地這樣想到。

而張騰飛和潘明飛兩個人不同,他們一個是總參謀長,一個在還是軍校學生的時候就是以謀略更勝一籌,想得也就比其他人要更遠一些。

當產軍和民軍聯手之時,日軍會將所有丑惡的嘴臉統統擺到明面上。他們會再無顧忌的向著華夏增兵,坑殺數以萬計的華人。

可是,華夏那樣大,為什么錦頤她就能篤定這「坑殺」的開端就是北平附近呢,以至於她一遣兵,想到的便是整個鐵血軍的半數?

兩人將現如今北平的軍事狀況,快速在腦海里過濾一遍

自東北淪陷之後,日軍便一直想將華北一帶一同攻下。直至去年九月份的時候,民軍第二十九軍撤出北平豐台,雖避了一次可能性的戰爭,去直接讓出了豐台重鎮,助長了日軍的氣焰。

都說近年來華北駐華日軍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可那所謂「演習」究竟是什么樣的「演習」呢?張騰飛和潘明飛眯著眼,都不用如何去回憶,首先想到的便是報紙上刊載著的

華北駐華日軍在去年的十月末、十一月初,以北平為假想敵,以盧溝橋、宛平城為重要攻擊點,參加部隊近一萬人,進行了整整九天的「秋季大演習」。演習范圍包括北平、盧溝橋、長辛店、宛平城等近乎四萬平方。

初時在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的時候,因著華北地區的日軍慣來也就是目中無人的,而民軍慣來貫徹的就是「避讓」方針,是以,他們遠在上海,除了感嘆一句「日軍這一次演習的規模之大,前所未有」以及「秦非正仍舊是一如既往的『窩里橫』」以外,便再無他想。

可如今有了錦頤的提醒,他們再度回想的時候,因為事情前前後後的有了連接,他們這才恍悟原來,日軍早已將北平視作了他們要攻下的下一個目標。

「三萬人會不會太多了?」

理解歸理解,可該問的,張騰飛卻決計不含糊。

三萬人,目標太大。就算是分批次讓他們偽裝著登上火車,三萬人,被揭穿的概率也是太大。更何況,去到北平附近之後,他們又該如何隱蔽地尋到個既能夠訓練,又可以居住的地點?

他們現在雖然是麻痹了駐滬日軍,可只要稍稍有個風吹草動的,日軍對他們的「信任」,變又會瞬間瓦解。

大抵是因為對「北京」這個首都更有歸屬感些,也大抵是因為「盧溝橋事變」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總之,錦頤不想華夏輸掉這一仗。即便她分明知道,這一仗在歷史上是輸了的。

深深吸了一口氣,她沉著嗓音,萬分嚴肅地說道:「我做鐵血軍的司令,是要帶著鐵血軍驅逐華夏的侵略者的!這話,我在成為大家司令那天就說過,並且,我現在就要實現它!」

言下之意,即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北平不能丟!